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语言获得理论研究/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

语言获得理论研究/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靳洪刚|总主编:黄正德//许德宝
  • 商品条码: 97875004206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1997
  • 印次: 3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靳洪刚著的《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以西方语言获 得理论为基础,着重用中英文语言实例及语言发展实 验去描述并解释人类语言发展的两个历程:一是儿童 语言发展;二是第二语言发展。这两个过程都从不同 的角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另一方面 反映了心理科学及语言科学发展的复杂性和研究的必 要性。 围绕语言发展这个中心题目,本书共分七章。第 一章重点介绍语言发展与心理语言学、心理学以及神 经语言学研究的关系。第二、三章讨论正常儿童语言 获得的过程,这里包括早期基本语言能力的发展及后 期语言意识及交际能力的发展。第四章集中从残疾或 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讨论儿童语言紊乱研究。第五、 六章集中讨论第二语言发展的研究方向及结果。最后 ,第七章介绍语言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实验手段及各 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作者简介
靳洪刚,1977年考入山西大学英语系,1989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rbana-Champaign)教育心理学及第二语言习得博士学位。当年受聘为美国汉密尔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历任助教授、副教授、正教授、William R. Kenan 讲座教授(1989-2014),自1996年起担任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总部主任。2014年12月受聘为澳门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包括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认知、学习转换、输入分析、互动分析、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在汉密尔顿大学25年任教期间,出版语言习得专著《语言发展心理学》、《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多媒体教科书多种,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篇,同时多次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受邀做汉语习得、对外汉语、课程设计及师资培训的讲座及工作坊等。 曾任全美中文教师学会(CLTA-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002-2006)会长、理事,全美关键语种学会(National Council of Less Commonly Taught Languages,2006-2012)会长、副会长,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AP中文测试发展委员会主任(2008-2014)。 自2007年始,曾多次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及私人基金会重要基金进行中文项目开发及研究,包括一次美国露丝基金会(Henry Luce Foundation)基金,两次美国 四年一度的福布莱特(Fulbright)基金、五次每年一度的美国国务院星谈(Star Talk)项目基金。 1998年获得卡内基(Carnegie)国家优秀教授奖(1998 Professor of the Year of U.S.A.)、1996年获得汉密尔顿大学最佳教授奖、2013年获得全美关键语种学会沃顿(Walton)终身贡献奖、2015年获得全美中文教师学会沃顿(Walton)终身成就奖等。
目录
第一章 心理语言学与语言获得研究的关系 第一节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畴 一 语言获得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二 与心理语言学相关的三大学科 第二节 心理语言学的历史背景 一 早期心理语言学 二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 三 认知科学的发展 四 现代心理语言学的新发展 第三节 语言获得研究的主题 一 语言发展的研究对人类自身理解的贡献 二 语言发展的先天性与后天因素 三 语言发展的心理过程 四 正常的与非正常的语言发展过程 第二章 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语言发展的不同因素 一 生理因素的作用 二 语言环境的作用 三 认知发展的作用 四 个人差异的作用 第三节 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 一 婴儿语言发展的最初阶段 二 语音发展中后期中的语音错误 三 儿童的听音与发音 四 儿童的语调及声调获得 第四节 语言发展的初期阶段 一 单词阶段:语义的发展 二 双词阶段:语法的发展 第五节 语法系统的发展 第三章 儿童的后期语言发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后期语法结构的发展 一 从单词向整句的过渡 二 问句的发展 三 否定句的发展 四 虚词的发展 第三节 儿童后期的语义及语法再认识过程 一 句子与句子之间语义关系的获得 二 儿童语法结构重新组织及再认识过程 第四节 “语言意识”的出现 一 “语言单位”的意识 二 对语言处理及使用的意识 三 其他方面的语言发展 第五节 交际能力的发展 一 儿童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 儿童在特殊场合,扮特殊角色时的交际能力 第四章 儿童语言紊乱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 弱智儿童的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发展 二 弱智儿童的语言环境 第三节 聋哑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 聋哑儿童的语言环境 二 聋哑儿童的语言发展 第四节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 自闭症儿童的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 二 治疗方法 第五节 语困症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 语困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 二 语困症儿童的个人差异及语言环境作用 三 语困症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及生理因素 第五章 第二语言发展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语言获得的心理性 一 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的过程 二 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作用 三 影响第二语言获得的外在因素 第三节 第二语言获得的神经语言学特征 一 第二语言在大脑中的位置 二 语言种类差异在第二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三 第二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假设 第六章 研究第二语言获得的理论流派及模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的成果 一 第二语言的语音发展 二 第二语言语素的发展 三 第二语言的句法发展 第三节 第二语言获得理论 一 文化合流模式 二 语言调节 三 话语理论 四 语言控制调节模式 五 多变语言能力模式 六 共同语法的假设 七 神经功能理论 第七章 语言发展的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然言语分析 第三节 实验测试 一 测试场景 二 常用的几种语言获得测试 三 其他不同方式的语言获得测试 第四节 语言测试与语言发展中的一些生理及社会因素的关系 一 性别差异的测试 二 双胞儿童的语言发展测试 三 社会阶层差异 汉英术语对照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