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学本土化--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选择与突破/心理学形态研究系列

心理学本土化--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选择与突破/心理学形态研究系列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葛鲁嘉
  • 商品条码: 97875444600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6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葛鲁嘉教授撰写 的这本《心理学本土化--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选择与突 破》探讨和论述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凤凰涅槃历程。 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 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国外特别是西方引入的。中国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主要体现为模 仿、复制和跟随,批判、转折和重建。中国缺少心理 学,缺少本土的心理学,缺少本土独创的心理学。中 国需要心理学,需要本土的心理学,需要本土独创的 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历史性转折包括从政治化 到学术化、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依附性到独立性、 从模仿性到原创性、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学理化到 生活化。中国心理学从全盘引进和照搬西方的科学心 理学,到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寻找和挖掘心理学资源 ,再到启动和引发中国心理学的原始性创新,这使中 国本土心理学开始走上独立和自主的发展道路,与西 方强势心理学开始有了对等和平等的对话交流。这必 然会使中国心理学开启自己全新的发展和全新的未来 。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本土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学术建树,形成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主持 、吉林省、吉林大学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部、省级科研奖多项。主要学术研究涉及:本土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形态研究、理论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新探的研究,以及心理学分支研究。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中,激发了原始的学术创新,引领了全新的研究走向,确立了重要的学术地位。
目录
第一章 本土心理学的选择 本章导言 中国心理学的历史性机遇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历程 第二节 中国心理学的根本性缺失 第三节 中国心理学的突破性转换 第二章 本土心理学的传统 本章导言 本土的文化根基 第一节 不同的学术理解 第二节 本土的心性学说 第三节 传统的内省方式 第四节 体验和体证方法 第三章 本土心理学的界定 本章导言 本土心理学的扩展 第一节 本土与实证的分野 第二节 本土与实证的关联 第三节 实证与心性的比较 第四节 科学化对应本土化 第五节 学术的演进与目标 第四章 本土心理学的基础 本章导言 心理学本土化的理论预设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基点 第二节 心理学科学观从小转向大 第三节 心理学科学观从封闭转向开放 第四节 心理学科学观的哲学反思 第五节 心理学的科学观与统一观 第六节 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 第五章 本土心理学的框架 本章导言 本土心理学方法论的新思路 第一节 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 第三节 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新关系 第四节 文化心理学的多元含义与取向 第五节 心理学技术应用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本土心理学的创新 本章导言 新本土心理学 第一节 新心性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资源论析 第三节 心理文化论要 第四节 心理生活论纲 第五节 心理环境论说 第六节 心理成长论本 第七节 心理科学论总 第七章 本土心理学的扩展 本章导言 心理学本土化的理论推进 第一节 中西心理学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 心理学形态的历时维度 第三节 心理生活的核心性内涵 第四节 心理生活的根本性依据 第五节 心理与环境的基本关联 第六节 心理环境的心性学性质 第七节 超越发展的心理成长性 第八节 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