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体制转轨与金融风险/回向恒品金融系列

体制转轨与金融风险/回向恒品金融系列

  • 字数: 20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奇
  • 商品条码: 97875097745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奇编著的《体制转轨与金融风险》共包括七章 ,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主要从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 性、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金融主体行为的有限理 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四个方面论述了金融 风险的内生机制。第三章主要从金融角度分析金融风 险的冲击机制,运用金融发展理论,重点分析金融创 新、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第四 章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金融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冲击机 制,运用金融周期理论重点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经济 稳定和金融风险的关系;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经济体 制转轨与体制性金融风险的成因。第五章重点分析金 融风险的传导机制,指出金融风险的传导渠道与金融 风险传导机制的内在根源。第六章是金融稳定机制, 指出金融体系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构建金融安全 网与处置不良资产是体制转轨国家促进金融稳定的关 键。第七章是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安全的政策性建 议。综合以前的分析,总结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提 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和对策性建议,指出体 制转轨时期我国金融风险主要体现为体制性金融风险 。在体制转轨时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点在 于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产生金融风险的制度根源,这 是由中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质所决定的。中国金融风 险的产生有着体制转轨的深刻背景,因此,在防范和 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除了技术性的安排和政策配合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变革中的适度安排,在经济体 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防控体制性金融风险。
作者简介
  张奇,男,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1991年至2001年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及金融系,分别于1995年、1998年和2001年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01年至2011年期间先后在财政部预算司中央支出一处、综合处、办公厅部长办公室以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工作,任副处长、处长、高级经理职务,自2011年7月起任中国银行非执行董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金融风险、金融稳定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重要概念界定 第三节 论文研究范围 第四节 论文分析框架 第二章 金融风险的内生机制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假说 第二节 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信息经济学的一种解释 第三节 “囚徒困境”与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博弈论的一种解释 第四节 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与金融风险的内生性 第五节 金融主体有限理性与金融风险:金融行为学的一种解释 第三章 金融风险形成的冲击机制: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外在表现与内在机理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第三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风险:一般现象与内在机理 第四章 金融风险形成的冲击机制:基于经济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稳定:金融周期理论的一种解释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轨与体制性金融风险:制度经济学的一种解释 第五章 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第一节 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第二节 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的根源 第三节 金融风险传导的控制机制:几点建议 第六章 金融稳定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动态平衡:促进金融稳定的目标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促进金融稳定的制度性安排 第三节 体制性风险与促进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促进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安排 第五节 促进银行体系稳定的一般性制度安排 第六节 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体系稳定的制度创新 第七节 不良资产的处置机制:处置时机与处置方式 第七章 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安全:政策性建议 第一节 防范、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重点 第二节 体制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我国金融风险原因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