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中国音乐图像学(2013首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中国音乐图像学(2013首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字数: 50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编者:李荣有
  • 商品条码: 97875426508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李荣有,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筹)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传统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长期以来坚守汉画乐舞艺术图像学研究这一阵地,并在中国音乐图像学和艺术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先后主持完成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其他科研成果奖数十项。2003年度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以及全国第一个中国音乐图像学研究专业方向。2011年度参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写《艺术学理论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两个纲领性文本的起草工作。
目录
导言 中国音乐图像学的学科发展理论研究 为中国音乐图像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略论音乐学学科性 ——读何兆武《历史与历史科学》札记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 以图证史 音乐图像学的中国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 中国的音乐图像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论音乐图像的审美特征 音乐图像研究的跨学科和跨文化价值意义探讨 考古图像与音乐图像学 图像:回到艺术本质的中国艺术史学 悄然崛起的中国音乐图像学 中国音乐图像学的文化传统研究 论音乐图谱图像学与书籍文献学古今关系 王维“观图论乐”与音乐图像学 鉴古——端方旧藏梗禁的称谓及图像记录方式 丰子恺音乐漫画研究 “便面”之扇漫议——兼谈文物图像命名 汉画像中巾舞类型的多元化及其文化内涵 唐代佛教乐器螺贝源流考 从一组四川乐舞画像看汉代宴宾陈伎之风 南阳现存“汉代宗资墓前天禄、辟邪”新证 明代卫所镇营礼仪及用乐考 东西方音乐图像学比较研究 中世纪后期波斯尼亚墓碑上的舞蹈表现 在“东方学”之前:伦勃朗的 《音乐寓言》 从图像中考察丝路上的乐舞交流——以唐代西域 “胡旋舞”在欧、亚、非舞蹈中的传承为例 丝绸之路上的凤首箜篌——传播与释名 箜篌图像探微 曾侯乙墓的几幅音乐图像 “音乐联觉鱼骨图分析法” ——一种音乐视觉化的思维模式 论音乐与图像两者之间的合成互生关系 ——以德彪西与谭盾音乐创作为例 音乐图像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看得见的盛唐音乐文明 ——唐李宪墓壁画研究 云冈石窟乐舞图像中的“琴”续探 试析昭陵陪葬墓壁画中的乐舞图像 徐州贾汪区青山泉白集汉画像石墓田野调查随记 浅析湖北枝江出土魂瓶体现的当地音乐民俗 以无声刻有声,以凝固展流动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舞容研究 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乐舞百戏画像新考 ——兼论两汉时期礼乐制度的演变 音乐图像的意义:以三件出土乐器的考证为例 羊角钮钟和广西古代瓯骆族音乐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