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国天下事(杨阳五十自选集)(精)

家国天下事(杨阳五十自选集)(精)

  • 字数: 54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
  • 作者: 杨阳
  • 商品条码: 97875620600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真正的传统不存在于典籍和文本里面,而仍活在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结构、政治权力多方位支配社会与私人领域、意识形 态与政权体系的高度一体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共同塑造了中国文明特殊的结构形式和独特的演进逻 辑,既成就了传统中国文明数千年的繁荣与辉煌,也 造成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一百多年间的坎坷与蹉 跎。以学术筑思想之基,以思想引领学术,《家国天 下事:杨阳五十自选集》作者杨阳以独特的研究视角 、概念体系与资料解读,将拨开新儒家围绕儒学和中 国文化所编织的重重迷雾,将真实的儒学和中国文化 传统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杨阳,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其研究范围以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文化为轴心,兼及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等领域,代表性著作有《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合著)、《思想者的产业》(合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纲要》(合著)等,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五十絮言(代序) 上篇 中国政治思想史与政治文化 1.“一元”与“二元”:两种秩序观及其秩序模式——对中国传统秩序观与秩序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的初步清理 2.意识形态:概念分歧的背后——兼论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局限性 3.极权政治的逻辑原点与价值基础——兼论有限政府观念在中国之建立 4.论中国国家的生成路径及其影响——中国早期君主制及政教合一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的起源 5.人本质预设与政治的宗教人伦化——儒家政教一体化政治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6.礼的内植与政教一体化运思模式的奠基——试论孔子思想及其政教一体化思维 7.内在超越与内圣外王——孟子思想的政教一体化思维特征 8.化性起伪与外在权威的突显——荀子的政治思维理路及其君主专制主义合理性理论 9.非道德主义与一元化社会控制体制的抟铸——法家政治思维理路、特征及其政治思想要旨 10.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真小人的千古绝唱——韩非彻底非道德主义政治学说述论 11.圣化与王化——政教一体化与王权主义政治秩序的泛化 12.权力主导资源分配及配置——中国传统社会权力支配社会现象的初步考察 13.晏婴的生存智慧——关于中国古代贵族乱世生存之道的一项个案研究 14.儒学:难道是魔术师的口袋?——九十年代复兴儒学运动批判 15.儒学·政教一体化·现代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16.解构与重构——现代化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 17.方法与视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兼论政教合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王权主义本质 18.《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自序 中篇 讲演·评论·随笔 1.中国文化的生成路径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 2.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制度架构及其流变 3.龙崇拜与传统文化 4.三言两语说儒教 5.碎片采集与传统建构——评狄百瑞《亚洲价值与人权: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 6.宪政建设中的“移植”与“传统”——由一个实例所想到的 7.一部与众不同的政治文化作品——邓建新:《钟九闹漕:变化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叙事》序言 8.自由主义的宗教之维——对丛日云兄一个重要学术创建的简要评论 9.由“即用见体”所想到的——对陈明一个重要命题的简要评论 10.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范式能如此“重建”吗?——评倪正茂先生《中国古代法律功能的再审思》 11.必须对于丹的<论语心得>说“不” 12.对“十儒者学者”<意见书>的意见 13.对西周封建制的过度想象可以休矣 14.《大国崛起>:弱化了中国问题意识 15.“五四”之后中国知识界的政治转向 16.张伯苓与南开教育 16.贫瘠与怯弱——1990年代中国社会思潮述评 17.雾霾困锁中的诗意想象与仇十艮喧嚣——中国2013年发酵中的民粹主义情绪述评 18.依法治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下篇 访谈·散论·时评 1.何必从传统中寻找现代? 2.传统的节日能再火起来吗? 3.关爱比物质更重要 4.腐败导致月饼变了味儿 5.假名言泛滥背后的泛权威崇拜 6.培养科学精神,提防科学主义 7.审丑源自道德的缺失 8.公德建设从公民教育开始 9.民国真是学术的春天吗? 10.如何让大学更加开放? 11.留洋为何一去不回? 12.大学如何回归正常? 13.能构筑价值的是谁? 14.公共文化不能谋利 15.严肃文学还将低迷 16.游戏是重要的文化产品 17.现代国家没有“养廉银” 18.要改“陋习”,先补“漏洞” 19.警惕公共财政服务个人 20.如何构筑现代文化价值 21.面对房价:政府到底应该做什么? 22.令人生疑的立案案由与弱势群体的司法境域——由“邓玉娇案”、“梁丽案”及“杭州飙车案”所想到的 23.吴英案落定,金融改革远未完 24.重建良善社会,靠平民还不够 25.公权力不该制造敬畏 26.文明是细节的建设 27.求真是方法,幸福才是目的 28.机会公正比结果公正更重要 29.如何让表达更畅通? 30.真正的大学与真正的大学学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