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生存价值研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库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生存价值研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库

  • 字数: 30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黄德林
  • 商品条码: 97875161523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黄德林所著的《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生存 价值研究》从文化生态视野对布依族古歌概念、分类 、分布和传承进行了一个立体透视。布依族先民对古 歌的“创作”不可能不被打上时代烙印,这一“烙印 ”就是古歌产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布 依族先民通过创作古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描 绘自然、图腾、鬼神和祖先的应然状态,借此来彰显 人的创造力和抚慰人的心灵。他们将布依族历史文化 “碎片”,通过古歌较为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古 歌蕴含的民风习俗,启迪着人的智慧和教育规范着人 的行为。古歌成为维系布依族社会认同和族群认同的 价值符号。古歌崇尚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尊老爱幼 、内敛而不张扬的价值取向成为布依族文学中的“遗 传微粒”,对后世布依族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歌 荟萃了布依族先民的思想文化精华,具有多学科学术 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黄德林,贵州兴仁人。现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贵州省社会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并荣获贵州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三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等省内外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布依族古歌的界定、分类、分布和传承 一 布依族古歌的界定 二 布依族古歌的分类 三 布依族古歌的分布与传承 四 布依族古歌与布依族民间音乐的关系 第二章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产生的根源 一 自然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社会因素 四 文化因素 第三章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生存价值 一 宗教价值 (一)人神交通 (二)教化育民 (三)抚慰心灵 二 历史价值 (一)记录天地开辟 (二)探寻人类起源 (三)描述生产遗迹 (四)展示婚姻历史 (五)保存历史记忆 三 民俗价值 (一)在民俗节日中的体现 (二)在婚姻缔结中的体现 (三)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 (四)在丧葬礼仪中的体现 (五)在生活习俗中的体现 四 社会价值 (一)维系社会认同和族群认同 (二)反映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层趋势 五 文学艺术价值 (一)开启文学源头 (二)展现音韵美和节奏美 (三)成功塑造人物 (四)充满奇特想象 (五)巧用修饰手法 (六)有效抒发情感 (七)促进精神愉悦 六 学术价值 (一)哲学价值 (二)教育学价值 (三)美学价值 第四章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传承困境 一 古歌传承的民俗基础正在消解 二 古歌传承的现实空间逐步被压缩 三 古歌传承主体的观念及行为发生变化 第五章 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传承与保护 一 宏观层面 (一)在思想上树立新型文化生态观 (二)在行动上做到“四个相结合” 二 中观层面 (一)做好鉴别工作 (二)营造良好环境 三 微观层面 (一)整合古歌传承和保护力量 (二)精心打造古歌生存空间 (三)制定实施古歌传承和保护的政策措施 (四)加强对古歌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