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福利现代化的探索)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福利现代化的探索)

  • 字数: 23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敏
  • 商品条码: 97875161589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敏著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福利 现代化的探索)》在福利现代化道路上,西方发达国 家走上了福利主义之路,中国选择的是民生主义路线 ,本书从适度普惠视角探讨中国福利现代化问题。阐 释了中国民生主义与西方福利主义的不同要义,从覆 盖面、保障度、规模性、包容性四个方面构建了社会 福利评价指标,考察了近年来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成效 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增支、扩面、提标、充权、均 化、共享”,做大并分好“福利蛋糕”,解决福利总 量不足及存量分配不公等问题,最大化发挥福利所蕴 含的智力生产与社会投资的长期效应,建设与中等收 入水平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民生社会。
作者简介
刘敏,198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深圳市社会科学专家联谊会副秘书长。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参与和主持10余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多项成果获省级荣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何以可为? (一)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公平的现实需求 (三)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三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何以可能?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财政收入规模 (三)民生基础条件 四 研究问题及其理论与政策意义 第二章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要义 一 普惠型社会福利概念源起 (一)社会福利类型划分 (二)社会福利模式转型 二 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选择 (一)社会福利本土化理论构想 (二)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界定 三 中国特色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要义 (一)“适度福利” (二)“弱者优先” (三)“基本保障” (四)“全民共享” 四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路径 (一)确立以需为本的福利原则 (二)建立多元责任分担机制 (三)推动社会福利城乡一体化 (四)建立整合型大福利制度 五福利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命题 第三章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评价指标 一 社会福利评价指标研究 (一)社会保障指标研究 (二)民生指标研究 (三)小康社会指标研究 (四)幸福指数研究 二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评价指标设计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二)社会福利指标设计原则 (三)社会福利指标评价项目 (四)社会福利指标设计框架 三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评价指标与方法 (一)社会福利评价指标体系 (二)社会福利指数计算方法 四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评价指标分析 (一)覆盖面指标表现 (二)保障度指标表现 (三)规模性指标表现 (四)包容性指标表现 五初步结论与启示意义 第四章 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成效与对策 一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目标的提出 (一)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 第五章 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误区与路径 第六章 京沪粤苏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研究 第七章 深圳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研究 第八章 香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