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研究/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丛书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研究/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丛书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包庆德|总主编:赵东海
  • 商品条码: 97870101417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蒙古地区历代频仍的灾荒,给本地人民带来了 极大的灾难。本书着重就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实况, 从灾荒时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水旱灾害 等各类灾害发生状况、年际分布、若干多发期等维度 进行系统梳理,指出导致灾荒成因主要有天文、地理 、气候等自然因素,而蒙古地区水利工程的不完全、 社会秩序不稳定等社会因素,特别是明清以来尤其是 清代中后期至民国以来对内蒙古地区的大规模无序滥 垦是造成该地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荒加剧的主 因。灾荒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口变 迁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表现为缩小生存空间、破 坏生产能力、影响生活质量、加剧生态恶化。救灾救 荒既有赈济、调粟、养恤、除害等治标政策,也有注 重改造和改善社会条件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等治本 政策,这些荒政落实如何取决于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状况。 包庆德编著的《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研究》通过 对内蒙古地区灾荒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深 刻地了解历史上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 态环境等状况,从而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 借鉴和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包庆德,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生态哲学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以来内蒙古地区生态灾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哲学基本范畴研究”等。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生态哲学前沿专题系列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40余篇,在学界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学术影响。
目录
导论 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 清代以前内蒙古地区灾荒概况 第一节 明代以前灾荒述略 第二节 明代内蒙古地区灾荒概况 第二章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实况分析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总述 第二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旱水灾害 第三节 霜、雹、雪、蝗、疫、风、震灾害状况 第三章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成因解析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自然环境概述 第二节 灾害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 第三节 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分析 第四章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影响剖析 第一节 灾荒对牧区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灾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灾荒对人口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清代内蒙古地区救灾荒政探析 第一节 荒政实施:救灾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荒政实施:遇灾治标措施 第三节 荒政实施:灾后补救与积极预防 第四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的荒政评价 结语 关注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的研究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