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低碳经济与制度安排/经济学论丛

低碳经济与制度安排/经济学论丛

  • 字数: 51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卢现祥//张翼
  • 商品条码: 97873012528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卢现祥和张翼编著的《低碳经济与制度安排》围 绕发展低碳经济与制度安排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对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制度安排的建立及其绩效进行了深 入系统的分析,为此,本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和方法,以三大制度分析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四大 低碳经济的制度问题,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五大组 织形式及其绩效,提出了适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 度安排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翼,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与环境经济问题,承担了 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在《经济管理》《中国人口科学》《财经科学》《宏观经济管理》《当代财经》《经济纵横》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卢现祥,男,1960年3月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9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 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转型经济问题。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出版《西方新制度经济学》(1996年)、《寻租经济学导论》(2000年)等。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研究,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制度分析框架 第二章 作为面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 第一节 关于气候变化的四大争议 第二节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第三节 发展低碳经济的全球合作:矛盾与国际制度创新 第三章 作为解除碳锁定的低碳经济 第一节 碳锁定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碳锁定的“技术一制度综合体” 第三节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利益集团与制度安排 第四节 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 第四章 作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低碳经济 第一节 从气候变化及碳排放看工业文明的特点 第二节 工业文明的理论支撑 第三节 工业文明的制度基础 第四节 工业文明的体制基础 第五章 高碳行为、低碳行为与吉登斯悖论 第一节 人类行为:从高碳行为到低碳行为 第二节 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吉登斯悖论 第六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非正式制度 第二节 大气环境治理与产权 第三节 多中心治理机制与组织结构 第四节 低碳经济制度的实施机制 第七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碳价格制度 第一节 能源分配制度、能源价格与能源使用的高碳特征 第二节 碳价格及其功能 第三节 碳价格的形成过程及条件: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例 第四节 政策工具的选择:是碳交易还是碳税 第八章 低碳经济制度与政策工具的演进 第一节 命令一控制型制度 第二节 市场型制度 第三节 自愿协议型制度 第四节 三种制度安排下政策工具的比较 第九章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 第一节 环境规制变量的度量方法 第二节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 第十章 两种分权与我国企业二氧化碳减排动力 第一节 政府干预经济与环境绩效的关系 第二节 两种分权与企业减碳约束强度 第三节 两种分权与企业减碳动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十一章 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博弈与治理模式构建 第一节 二氧化碳减排中的博弈与行动困境 第二节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治理中的“政府失灵” 第三节 财政分权与政府行为 第四节 二氧化碳减排治理模式的构建 第十二章 清洁发展机制与我国企业承接低碳技术转移 第一节 我国对清洁发展机制的利用与局限 第二节 本土化战略下企业承接低碳技术转移动力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企业承接低碳技术转移的其他壁垒 第十三章 公众参与治理与我国二氧化碳减排行动 第一节 公众的能源消费与公众的环保行动 第二节 公众参与减碳治理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公众参与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城镇化与居民二氧化碳排放 第五节 基于中国各省份城镇居民二氧化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