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俄地区合作新模式的区域效应/俄罗斯学东部系列/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文库

中俄地区合作新模式的区域效应/俄罗斯学东部系列/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文库

  • 字数: 36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郭力
  • 商品条码: 97875097695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郭力编著的《中俄地区合作新模式的区域效应》 介绍了,21世纪以来,在中国东北振兴和俄罗斯东部 大开发的背景下,中俄区域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改变了多年来以单纯互补性贸易为主的现象,向以多 元互补性为基础实现区域经济互动合作的战略转变, 以促进建立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为途径,进而构 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伞”型新模式。新模式将凝 聚中俄区域瓦动发展的合力,达到最佳资源配置的合 作效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体现对东北亚区域各 国的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确立中俄区域合作在东北 亚区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作者简介
郭力,1955年生,1977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俄语系,1994~1995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系做访问学者。现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 俄罗斯问题重点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太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技顾问委员会专家,哈尔滨市科顾委专家。主要从事囡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区域合作、中俄经济合作方面的研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 和省级项目30余项,独立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 中俄区域“伞”型经贸合作的新模式 二 构建“伞”型区域合作新模式的依据 第二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形成机理 一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区域效应的形成机理 二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 三 发展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风险分析 四 发展和构建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启示 第三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制导环境 一 国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 中俄地方开发战略耦合的历史机遇 三 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战略互动 第四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现实依据 一 黑龙江省需要引进俄罗斯技术的产业 二 吉林省需要引进俄罗斯技术的产业 三 辽宁省需要引进俄罗斯技术的产业 四 中国东北地区对俄罗斯技术需求的产业 第五章 “伞”型合作模式实现的保障条件 一 俄罗斯转让技术的水平与领域 二 俄罗斯东部地区高科技产业水平及对外产业政策 第六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客观基础 一 俄罗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贸易合作的客观分析 三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贸易的客观分析 第七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逻辑起点 一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绩效分析 二 吉林省对俄技术合作绩效分析 三 辽宁省对俄技术合作绩效分析 四 中俄区域技术合作升级模式的逻辑论证 第八章 “伞”型合作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 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井”字模式构想 二 建立“井”字模式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基础 三 建立“井”字模式的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产业基础 四 中俄在产业集群“井”字模式中的合作与分工 五 打造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