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美术研究(第13辑)

中国美术研究(第13辑)

  • 字数: 320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编者:吴为山//阮荣春
  • 商品条码: 97875641565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为山、阮荣春主编的《中国美术研究(第13辑 )》首个栏目是新增设的“十二届美展专题”。在《 前行的当代中国漆画艺术》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历届 美展中漆画地位的变化,揭示了台前幕后漆画艺术家 们几十年来不懈的探索。在《中国画意象精神的悄然 缺失》一文中,作者以参观者的切身观感,批判了美 展中传统人文情怀和写意精神的缺失,呼吁中国画的 发展朝着继承传统求创新的方向回归。 “民国美术研究”栏目遴选了四篇颇有分量的论 文。《海上近百年印谱发展概说》一文,回顾和概述 了20世纪海上印谱的发展状况,揭示了三段印谱高峰 时期及各自的特点,展示了百年印谱的发展历程。《 国立北平艺专三教授罢教与国画论争事件考察与研究 (下)》重提民国美术教育史中的一桩公案,通过对 这一事件的还原、剖析和反思,重释了颠倒的历史。 另外两篇文章,以个案的形式对杭樨英和丁悚两位民 国时期重要的艺术家的艺术事迹和成就进行了深入浅 出的论述。 “美术考古研究”栏目向来是我们的重点栏目。 本辑中,《圣境印象与古印度佛像源流》一文从上海 博物馆印度特展中的陈列品谈起,娓娓道来,指出佛 教美术受到印度本土神灵信仰和印度教的大环境的影 响不容忽视。《六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和《卧游仙 境:汉晋壁画墓中的山水题材》两篇文章同属美术考 古的个案研究:前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期与分区整 理,采用“图像证史”的方法,对六朝胡人族群的外 貌、服饰、身份、族属等问题一一作答;后者通过对 近年新发现的数座汉至北朝壁画墓中的山水画作的梳 理,结合当时仙境文学等,探讨了早期山水画的功能 与定义。 “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栏目中,《论汉代绘 画“动”的审美特征》是绘画史中颇有新意的文章。 《(味水轩日记)的写作特点与画史价值》与《沈宗 骞生平及交游新考》则是主要从文献和个人传记相结 合的角度对晚明和“乾嘉”两个重要时期的美术现象 进行的专题探讨。 在其他栏目中,本辑收录一组“美术创作”方面 的论文,其内容包含了张友宪教授对山水画教学中的 技与道的理解;刘七一教授在西班牙埃尔珀拉索艺术 基金会的创作与生活;以及新文化运动以来各家对“ 写生”一词背后的立场差异的理解。在“艺术市场与 艺术管理”栏目中,既有对绘画作品的特征价格指数 的微观研究,也有对当代个案——厦门海沧油画村发 展现状的社会学调查和研究。 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树中教授在去岁末仙逝,我们 在此寄以无限的哀思。本辑将持续刊登林树中教授的 系列纪念文章,介绍林树中教授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 所作的贡献。另外,从本辑起,本系列研究将增设栏 目“美术名家馆”,本期重点推介“潘天寿纪念馆” 。
目录
[十二届美展专题] 前行的当代中国漆画艺术 中国画意象精神的悄然缺失——十二届全国 美展中国画展观后感 [民国美术研究] 海上近百年印谱发展概说 国立北平艺专三教授罢教与国画论争事件 考察与研究(下) 丁悚与上海美专的西画教学研究 [美术考古研究] 圣境印象与古印度佛像源流 六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 卧游仙境:汉晋壁画墓中的山水题材 [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 《味水轩日记》的写作特点与画史价值 论汉代绘画“动”的审美特征——对中国绘画史中“形意分离”问题的一个检讨 沈宗骞生平及交游新考 [美术创作研究] 出发点即是归宿 地中海畔的明珠——在西班牙埃尔珀拉索艺术基金会的创作与生活 现代“写生”一词背后的立场差异 [艺术市场与艺术管理] 绘画作品的特征价格指数研究 厦门海沧油画村发展现状调查 [当代美术史论名家] 林树中教授中国美术史研究述略 [美术名家馆] 潘天寿纪念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