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未来管理的挑战(珍藏版)(精装)

未来管理的挑战(珍藏版)(精装)

  • 字数: 207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包政 张林先
  • 商品条码: 97871117439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著名管理学者包政。包政老师研究发现,企业如果能够打通分工与组织的关系,实现分工一体化,将能推动企业长久健康地发展。基于这个研究结果,本书详细介绍了企业未来管理的5项挑战,包括(1)确立管理合法性基础,(2)把企业的原则转化为制度,(3)把企业的战略转化为任务,(4)形成目标任务责任体系,(5)按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分利。 为写作本书,包政老师和他的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企业现场实践。这些实践结果转化成了案例和故事,呈现在本书中。
作者简介
包 政<br />中国著名管理学者,“社区商务”理论创立者,“深度分销”理论构建与实践者,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开创与领导者。<br />深度参与包括华为在内的数百家企业的管理咨询和内部决策,先后出任包括华为、TCL在内的十几家知名企业的管理顾问,拥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咨询顾问经验。<br />包政是包子堂创始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曾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授。<br />已出版《营销的本质》《企业的本质》《管理的本质》等10多部著作。<br /><br />张林先<br />北京包子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漫步者等上市公司任高管,有20多年管理实践经验。<br />现致力于“包子堂管理理论”的解读和传播,通过互联网教育,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素养、构建管理体系。<br />自2010年博士毕业后,做管理案例研究多年。曾研究福特、乐高、丰田、佳能、小米、梅奥诊所等多家中外企业案例。<br />研究成果诸如,“早期福特公司大量销售方式的构成”“乐高与乐高迷的关系链”“小米的米粉社区构建和关系”“梅奥诊所的人本主义管理”。<br />出版《梅奥的本质》等多本专著。<br />
目录
目录<br /><br />前言 未来管理的5项挑战<br /><br />第1章 资本创富的关键1<br /><br />斯密的创富理论2<br /><br />分工的意义3<br /><br />从分工到工业化5<br /><br />从分工到社会形态8<br /><br />第2章 企业力量的来源11<br /><br />企业的命脉12<br /><br />工厂的组织13<br /><br />组织中人的麻烦14<br /><br />泰勒的解决办法16<br /><br />企业的主体17<br /><br />福特的实践18<br /><br />第3章 制度创新的起点21<br /><br />人脑的重要性22<br /><br />唤醒人的大脑24<br /><br />企业制度创新26<br /><br />建立制度化的理性28<br /><br />第4章 企业的管理当局31<br /><br />知识工作者32<br /><br />知识工作者的管理33<br /><br />华为的IPD35<br /><br />华为的商务活动领域38<br /><br />华为的基本法40<br /><br />第5章 管理合法性基础43<br /><br />企业是谁的44<br /><br />企业的共同体46<br /><br />理想与现实48<br /><br />益客的根本大法52<br /><br />人本主义的企业53<br /><br />第6章 管理当局的结构57<br /><br />权力制衡关系58<br /><br />董事会的价值立场60<br /><br />董事会的形成62<br /><br />结构化的管理当局64<br /><br />股权的难题66<br /><br />第7章 企业的管理体系69<br /><br />企业与管理的关系70<br /><br />企业之道与器72<br /><br />管理体系之道73<br /><br />管理体系之器75<br /><br />管理体系的建立77<br /><br />第8章 企业的经营计划79<br /><br />把战略转化为任务80<br /><br />战略任务的细化82<br /><br />把握企业的命脉84<br /><br />年度经营业绩87<br /><br />第9章 企业的业务流程91<br /><br />如何改善业务流程92<br /><br />企业内在的统一性93<br /><br />加强业务流程的协同94<br /><br />匹配业务流程的能力97<br /><br />第10章 基于业务的结构101<br /><br />直线职能制结构102<br /><br />直线职能制的演变105<br /><br />三条内部价值链107<br /><br />价值链之间的接口109<br /><br />事业部制的结构112<br /><br />不完全事业部113<br /><br />第11章 业务活动的主管117<br /><br />董事会与总裁118<br /><br />总裁负责制119<br /><br />流程化的部门结构121<br /><br />总裁与执委会125<br /><br />常见的职务错位129<br /><br />第12章 年度战略任务131<br /><br />绩效最大化132<br /><br />战略是一种导向133<br /><br />年度战略任务135<br /><br />系统解决方案136<br /><br />持续推进改善138<br /><br />第13章 健全体系化功能143<br /><br />功能不全的现实144<br /><br />健全业务的功能145<br /><br />开放式的功能体系147<br /><br />日本企业的经验149<br /><br />业务体系的重心151<br /><br />第14章 产销协同的方法155<br /><br />立足于生产领域156<br /><br />强化各工序的能力157<br /><br />预测技术的失效160<br /><br />强化“计划销售”能力162<br /><br />滚动计划的方式方法164<br /><br />第15章 营研协同的逻辑169<br /><br />市场的挑战170<br /><br />“研发”的边界172<br /><br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174<br /><br />营销和开发的接口177<br /><br />深化“第0阶段”179<br /><br />第16章 构建目标、任务、责任体系183<br /><br />目标的一致性184<br /><br />明确工作任务186<br /><br />用计划做承诺188<br /><br />纠正工作偏差190<br /><br />评价个人价值192<br /><br />兑现个人利益195<br /><br />第17章 经理人管人事199<br /><br />业务人事一体化200<br /><br />经理人是第一责任人201<br /><br />用人所长204<br /><br />工作写实206<br /><br />经理人的传帮带208<br /><br />第18章 企业的财务预算213<br /><br />业务财务一体化214<br /><br />提高现金流利润率216<br /><br />财务风险预警与监管219<br /><br />以运营的思维做预算221<br /><br />第19章 专业职能的培育225<br /><br />业务职能一体化226<br /><br />职能人员的管理素养227<br /><br />职能部门的分工229<br /><br />职能体系的跃迁232<br /><br />文化伴生与推广235<br /><br />第20章 企业的战略方向239<br /><br />多算胜240<br /><br />在哪里?企业的长处242<br /><br />去哪里?企业的使命244<br /><br />怎么去?寻找利润区247<br /><br />怎么去?战略突破口250<br /><br />第21章 未来的企业与管理253<br /><br />产业社会的变与不变254<br /><br />共享大脑255<br /><br />共有企业258<br /><br />用互联网重构261<br /><br />后记264<br /><br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