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供中医养生学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用新世纪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供中医养生学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用新世纪

  • 字数: 438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顾一煌//王金贵|责编:田少霞
  • 商品条码: 9787513285605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是研究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起源、发展,作用原理,操作以及方法技术应用的一门学科,也是中医养生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同时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也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医学科学。内容包括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发展简史、应用原则、分类和注意事项,以及经络腧穴类养生方法技术、运动类养生方法技术、食药类养生方法技术、情志类养生方法技术、志趣类养生方法技术、起居类养生方法技术、少数民族特色养生方法技术、不同体质人群的养生方法技术、不同职业人群的养生方法技术、不同时节的养生方法技术等。
本教材是在上一版基础上,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中医药人文的融合,体现教材服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配套数字化资源,包括PPT、图片、习题等,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本教材供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学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用,也可以作为中医临床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顾一煌,男,江苏南通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二十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担任了高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副主编等,出版研究专著多部。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等称号。主持学院党委工作,分管党建、人才、安全、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医药健康服务、丰盛健康学院等工作。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特征 三、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的学习要求 第一章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发展简史 一、上古时期 二、先秦时期 三、秦汉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代和现代 第二章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作用原理 第一节 平衡阴阳 第二节 疏经通络 第三节 行气活血 第四节 调和五脏 第三章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 调和阴阳 一、顺应四时变化 二、顺应月廓变化 第二节 形神共养 一、形为神之宅 二、神乃形之主 三、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第三节 固护正气 一、正气是生命之根 二、固护正气重在养脾肾 第四节 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第五节 动静结合 一、动静一体 二、动静相济 第六节 辨体施术 第四章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分类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分类 第二节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第五章 经络腧穴类养生方法技术 第一节 针刺养生方法技术 一、毫针养生方法技术 二、皮肤针养生方法技术 三、皮内针养生方法技术 第二节 推拿养生方法技术 一、推拿养生手法的要求 二、常用推拿养生手法 三、操作方法 四、功效机制 五、推拿禁忌 六、注意事项 …… 第六章 运动类养生方法技术 第七章 食药类养生方法技术 第八章 情志类养生方法技术 第九章 志趣类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章 起居类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特色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二章 其他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三章 不同体质人群的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四章 人群不同时期的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五章 不同职业人群的养生方法技术 第十六章 不同时节的养生方法技术 主要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