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 字数: 598
  • 出版社: 人民法院
  • 作者: 郭彦
  • 商品条码: 9787510938399
  • 页数: 49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是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 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的 重大改革。本书忠实呈现这 一重大改革的实践效果,以 实证研究紧扣刑事诉讼的新 制度,重点观察“三项规程” 中的指标或点位的实施效果 ,以15个一级指标为指向, 全面客观反映刑事庭审实质 化这一综合性的、重大的改 革举措,进而在制度设计、 决策参考、指导实践、推动 立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实施效果实证研究总论 一、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 (一)主客体维度 (二)主客观维度 (三)中微观维度 (四)正负向维度 (五)评价体系主体内容 二、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的实施效果评价 (一)庭审实质化适用总体效果 (二)庭前会议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到充分应用 (四)庭审实质化证据规则基本落实 (五)刑事辩护基本实现全覆盖 (六)法官庭审驾驭能力明显增强 (七)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三、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效果主观认知分析 (一)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总体评价较好 (二)刑事庭审审理机制效果评价比较突出 (三)刑事庭审证据调查机制效果评价比较突出 四、庭审实质化改革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的差距 (一)庭审实质化适用标准不明、程度不平衡 (二)庭前会议与庭审衔接融贯性不足 (三)非法证据排除程序需进一步完善 (四)庭审程序推进过程需进一步优化 (五)新类型证据、新质证方式在庭审中作用不突出 (六)辩护全覆盖有效性需进一步提升 (七)庭审实质化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应进一步厘清 (八)庭审实质化配套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五、庭审实质化改革完善进路 (一)明确庭审实质化适用标准 (二)充分发挥庭前会议的功能价值 (三)优化庭审程序的实现路径 (四)进一步加强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和适用 (五)进一步发挥新类型证据、新质证方式在庭审中的作用 (六)进一步完善律师辩护全覆盖制度 (七)准确把握庭审实质化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 (八)优化人民陪审运行机制 (九)规范侦诉审工作衔接 (十)加强司法大数据建设 第二章 侦诉审衔接机制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一、庭审实质化对侦诉审衔接机制的影响 (一)庭审实质化对侦诉关系的影响 (二)庭审实质化对诉审关系的影响 二、侦诉审衔接机制运行现状 (一)侦诉审衔接机制的历史沿革 (二)侦诉审衔接机制的实践运行现状 三、侦诉审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侦查中心主义与以审判为中心的矛盾之辩 (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的矛盾之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