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救赎视角下林兆华版莎士比亚戏剧改演

救赎视角下林兆华版莎士比亚戏剧改演

  • 字数: 203
  • 出版社: 郑州大学
  • 作者: 李静|责编:郜静
  • 商品条码: 97875645324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救赎视角下的莎剧文 本解读为中介,阐释西方语 境下林兆华先锋莎剧表演形 式的深意,可以让中国观众 更加了解先锋戏剧表演形式 的所指,从而更加深刻地理 解林兆华先锋莎剧在中国语 境下的含义。在西方语境下 对林兆华先锋莎剧的阐释, 也可以为西方观众提供一个 更熟悉的接受视阈,从而便 于他们理解中国先锋戏剧的 发展现状,进一步了解中国 传统戏剧表演技巧在先锋戏 剧中的意义。在跨文化研究 视阈下,林兆华版莎剧不再 是仅具本土特色的戏剧,而 是跻身于世界戏剧发展前沿 的、反映整个人类社会困境 的戏剧。
作者简介
李静,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郑州轻工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十比亚分会会员。发表论文17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在研国家社科项目1项。主持在研省级社科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社科项目3项。主持完成厅级社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莎士比亚戏剧,比较文学。
目录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表演形式和文本解读中的救赎 第一节 西方先锋戏剧的救赎走向 一、“对话”的危机和剧本的叙述化 二、剧场的反幻觉化 三、表演艺术独立性探索 第二节 林兆华先锋戏剧导演探索 一、对布莱希特和阿尔托的接受和超越 二、对中国传统戏曲中叙述感的借鉴 第三节 林兆华版莎剧表演的救赎意义 第四节 莎剧文本中的救赎主题解读 第二章 《哈姆雷特》(1990)中的痛苦挣扎 第一节 《哈姆雷特》(1990)的排演背景 第二节 文本中的忧郁与挣扎 一、哈姆雷特的忧郁及其外化 二、社会阈限状态的复现 三、主体性的丧失 第三节 舞台上的压抑与爆发 一、深陷心理危机的哈姆雷特 二、舞台上的极端情境与闽限社会 三、演员真实情感的流露与哈姆雷特的痛苦挣扎 四、互换角色与主体性的丧失 小结 第三章 《理查三世》(2001)中的病态求索 第一节 《理查三世》(2001)的排演背景 第二节 文本中恶的诗学 一、都铎神话与《理查三世》 二、理查的自我救赎与毁灭 第三节 舞台上麻木的狂欢 一、演员的阈限状态与个人的邪恶 二、舞台空间的阈限状态与群体的邪恶 三、真相的显现与无望的自我救赎 小结 第四章 《大将军寇流兰》(2007)中的盲目求真 第一节 《大将军寇流兰》(2007)的排演背景 第二节 文本中的求真与毁灭 一、科利奥兰纳斯的盲目求真 二、从求真到阈限的社会 三、科利奥兰纳斯的毁灭 第三节 舞台上的阴谋与失语 一、简洁空间与阴谋 二、杂乱空间与失语 小结 第五章 《仲夏夜之梦》(2016)中的狂欢仪式 第一节 《仲夏夜之梦》(2016)的排演背景 第二节 文本中的驯服与狂欢 一、仙后的反抗与大众文化的滑稽驯服 二、贵族青年的反抗与大众文化的滑稽驯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