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博医会与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1886~1932)

中国博医会与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1886~1932)

  • 字数: 47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崔军锋|责编:郭白歌
  • 商品条码: 97875228123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来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组织的医疗学术兼医 务协调团体——中国博医会,正处于近代中国医学 学术体制由以传统医学为主,到以西医为主的现代 医学学术体制的转型时期,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本书叙述了博医会的历史(1886~1932),考 察了该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思想、活动和影 响,及与中国社会、尤其是医学界之关系,分析了 其在近代中国医学职业活动模式和现代医学学术体 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其随着中国民族主义 的发展和国家意识的觉醒,这一外人在华所办科学 组织的最终历史命运;对博医会与中国现代医学发 展的关系展开专题研究,包括博医会的医书出版与 教会医学教育工作,博医会与东亚疾病与传统医学 研究,博医会与公共卫生教育运动等;客观分析了 近代外国在华科教团体的贡献与历史命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来华医学传教士与博医会的创立 第一节 近代医学传教士来华的西方医学和宗教背景 第二节 西医学的传入与在华医学传教士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博医会的成立及早期发展(1886~1900) 第二章 注重“学理”:清季民初的博医会(1901~1915) 第一节 20世纪初西医学在华加速发展 第二节 分会重建与大会重开 第三节 医学学术和公共事业的开展 第四节 与中外医学界的沟通 第三章 合作与本土化:华人西医势力崛起后的博医会走向(1915~1932) 第一节 携手中外医学势力 第二节 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与中华医学会合并 第四章 博医会的医书出版与医学教育 第一节 医书出版工作——以妇产科译著为探讨中心 第二节 博医会与教会医学教育 第五章 博医会的医学研究工作 第一节 博医会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演变 第二节 中国地方疾病研究 第三节 中国传统医学研究 第六章 博医会与公共卫生教育运动 第一节 对公共卫生问题认识的进步 第二节 卫生教育协进会的成立及其演变 第三节 公共卫生教育运动 第七章 中国博医会与近代东亚西医学的一体化发展——基于《博医会报》相关报道的分析 第一节 人员与组织上的一体化 第二节 医学研究与疫病防治的一体化 第三节 对东亚西医教育情况的报道 结语 近代外国在华科教团体的贡献与历史命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失去独立性后的在华基督教医学传教士:教会医事委员会研究(1932~1949) 附录二 1842~1860年西方医学传教士在华设立医院、诊所情况表 附录三 1860~1933年新教教会医院在各地发展情况表 附录四 各地医学教育发展情况(1865~1937) 附录五 近代西医药主要团体(1886~1949) 附录六 近代中西医学研究会(社)(1908~1933) 附录七 1805~1912年所刊中文医学书目 附录八 近代中国所译的西药书目(1858~1933) 附录九 中国博医会出版的医书 附录十 近代中国西医学期刊(1871~1933) 附录十一 近代兼刊医学文章的综合期刊(1868~1912) 附录十二 1887年在中、朝、暹罗三国的英美医学传教士 附录十三 《博医会报》上关于公共卫生的文章 附录十四 《博医会报》上关于中医药的文章 附录十五 近代来华医学传教士简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