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权能研究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权能研究

  • 字数: 424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熊景维|责编:孟宁宁
  • 商品条码: 97875228257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的 城镇化发展的本质任务和要求,也是新时期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农业人口市民化权能 是该群体市民化潜力与前景的直接指示,表征了农 民工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公共服务权利上融入城 市社会的潜力和现实基础。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 权能的整体基础和现状如何?处于何种阶段和发展水 平?作为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农民进城的历史指针开始指向“第三代候鸟”往 返流迁的轮回时,农民工的最终归宿究竟为何?当市 民化权能在农民工内部存在明显的能力与意愿差异 时,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否需要统一的标 准或规范?在地方提供待市民化人口所需的配套公共 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的约束下,需要什么样的 市民化策略来破解市民化的权能欠发展和成本难筹 措困境?本书围绕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测量和“权能发 展不平衡、公共成本有约束”条件下的市民化目标 瞄准两个核心问题,通过建构系统的市民化权能理 论与分析框架,发展出一套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测 算技术,并运用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开 展实证估计和测算,全
作者简介
熊景维 湖北崇阳人,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公共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方向包括人口迁移、城镇化治理和社会保障等;论作见于《中国软科学》《人口研究》《中国农村观察》《学习时报))等期刊和报纸,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4年)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3年)各1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三 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 四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及其权能评价要素设置的理论分析 一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性质、方式和动力的理论考察 二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公共责任论 三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要素构成的理论阐析 四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四个维度评价要素间的关系理论 五 结论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体系及其指标确权——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群决策的分析 一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具体指标设置及指标释义 二 农民工市民化评价指标确权——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群决策 三 农民工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特征分析 四 农民工自身对市民化所需条件及标准的设定 五 结论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水平及其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185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样本的基本特征 二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的操作化 三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测算: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 四 “典型”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匡算:基于平均值法的估计 五 农民工市民化各融合权能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六 结论 第五章 市民化的多元形态: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分层融合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一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分层融合:来自移民的分层融合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启示 二 农民工市民化中分层融合结构的理论架构 三 农民工城市分层融合类型的划分 四 农民工城市分层融合影响因素的实证估计 五 农民工市民化多元形态和城市分层融合的学理与政策含义 第六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优先瞄准对象:基于市民化权能特征和公共投入约束的政策锚定 一 公共投入约束下市民化优先瞄准策略的逻辑起点 二 农民工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政策锚定的基本假设与技术原理 三 新增市民化人口的财政人均投入成本和投入容量测算——以武汉市为例 四 公共投入约束下新增市民化人口的最大容量测算——以武汉市为例 五 公共投入约束下农民工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的锚定结果 六 结论与政策启示 七 结论 第七章 总结及余论 一 研究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权能与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说明 附录三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及权重专家咨询调查表 附录四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指标确权的专家群决策AHP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