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隐性知识整合系统原理:建构与解析

隐性知识整合系统原理:建构与解析

  • 字数: 274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洪道诚|责编:孙婷//严佳琪
  • 商品条码: 97875760432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聚焦隐性知识资源整合中主体所在社 会网络这一资源通道,从交互记忆系统的理论视角 出发,构建隐性知识整合原理。已有成果虽然注意 到社会网络对知识管理的影响,但缺少从交互记忆 系统这一知识整合过程机制来解析社会网络直接作 用于隐性知识整合的研究。本著作正是有效填补了 此空缺,揭示了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的具 体实现过程。在理论建构时,本书分别从个人隐性 知识整合和团队隐性知识整合两个层面出发,分析 了社会网络、交互记忆系统和隐性知识整合的关系 ,揭示了隐性知识整合实现的机理。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2 内容和意义 1.3 研究贡献 1.4 技术方法和路线 1.5 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进展 2.1 知识及隐性知识 2.2 知识整合及进展 2.3 隐性知识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 3.1 理论回顾 3.2 理论评价 3.3 理论目标 3.4 概念界定 3.5 理论拓展及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研究之个人隐性知识整合 4.1 模型构建和分析 4.2 调查问卷开发 4.3 测量项目 4.4 深度访谈 4.5 预调查测试 4.6 正式调研和假设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研究之团队隐性知识整合 5.1 理论模型和分析 5.2 调查问卷开发 5.3 预调查测试 5.4 正式调研和假设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建议 6.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