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比世界晚熟(博库明信片版)

我比世界晚熟(博库明信片版)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胡安焉
  • 商品条码: 9787569538427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胡安焉从1999年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开始讲起,回顾和坦述二十年打工生涯的经历、见闻、思考和感受。 《我在北京送快递》着重于讲述职业经历,而在这本《我比世界晚熟》里,他尝试从自己的心理状态、性格、观念等精神内容出发,去追问为什么,“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 这是一次书写和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对自我的剖析和诊疗。 胡安焉冷静分析了自己“20年换19份工”的心理成因,每一个因工作而陷入精神内耗,厌倦了“和人打交道”的打工人,都会有着深深的共鸣。 在被贴上“快递员写作”这个标签之前,他既为别人打过工,也自己做过生意,还曾和合伙人前往越南寻找商机;开过实体店、做过电商、摆过地摊,而他的文艺经历,在漫画社创作、在地下通道里卖唱、在黑蓝文学论坛坚持写作、骑一辆单车长途旅行、在大理躺平…… 本书也从另一个视角见证了千禧年到今日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样态,读者可感受到时代轰鸣下一个普通青年的境遇与选择。
作者简介
胡安焉,1979年生,1999年参加工作,2009年开始写作。曾先后在广州、东莞、南宁、大理、上海、佛山、北京打工或经营个体生意。2021年移居成都。2023年出版非虚构文集《我在北京送快递》。
目录
目录 1.所有同学都比我成熟 我不明白,他们怎么从一个学生摇身一变成了成人 2.我不喜欢竞争 我宁愿和那些好胜的、有利益纠纷的人都保持距离——这差不多也就意味着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了。 3.职业无分贵贱 我也相信“职业无分贵贱”,尤其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更要带着尊严和骄傲,而不是卑微和怯惧地,重拾父母教给我的很多质朴的道理。 4.兼职送餐的日子 我对得失的在乎不如我想讨好人的冲动那么强烈。 5.不想社交 我故意去吃亏,以证明自己的无私和表里如一,可我实际上不喜欢吃亏。 6.不断地逃离 人在年轻的时候会做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现在我想试试戳破这层莫名其妙,看看里面究竟有些什么道理。 7.启蒙之光 我认为只有反抗才能赢得朋友对我的喜爱,我才会因此获得个性,变得和他们一样充满魅力和自信。然而我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待在漫画社里,除了漫画社我就没有别的反抗对象了。 8.愤世嫉俗 早前的我是个单纯迟钝的人,在工作中完全没有主见,领导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这会儿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价值判断,甚至开始变得愤世嫉俗。 9.在北京“嬉皮”的半年 我专门负责炸油条,摊主让我站在油锅前,其他事不用我管,一个早上我要炸几百根。这个活我只干了几天就没干了。因为工钱实在太少,与其说我是在打工,不如说我是在化解因不打工而产生的焦虑。 10.忙碌而徒劳 我任职的公司就是他们鄙视的那种公司,我做的产品就是他们称为垃圾的那种产品,而我已经堕落到和这一切同流合污的地步。我每天埋头制造垃圾、驱逐良币、污染视听……我还可以怎么为自己辩解? 11.丑陋的商场竞争 尽管如此,为了保险起见,吃饭时我也带了把菜刀,就藏在衣服里面。那顿饭吃得十足虚伪,大家只是说些虚假的场面话 12.一个人旅行 相信这样的困难要不了人的命,顶多只能叫我吃点苦头而已。而这恰好就是我想要的。 13.生命中的光 写作不是专为有天分的人准备的。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出多么好的作品,而是坚持写下去。 14.对人的恐惧 我把自己写不下去的原因归咎到了我过的生活,我渴望经历一些“异质”的生活。 15.换一个环境 这里的人不了解也不关心我的过去,因此那些可能对我造成困扰的潜在评价仿佛通通被抹去了。我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就像刚来到这个世上。在一定程度上,我开始按自己喜欢并认为好的方式待人处世,即尽量简单和真诚。 16.在上海打工 这实际上是把我置于一个我最害怕的境地—假如我执行老板的命令,就无法避免和同事为敌;假如我站到同事这边,就得承受更多老板的压力甚至追责。 17.回到乡村开店 我卖的鸭货都是些常规品种,比如鸭头、鸭脖、鸭肠、鸭胗和鸭腿等。此外还有一些素菜,比如莲藕、土豆、海带、豆干等。 18. “创业文化” 这就像我们是一条鱼,却不好好地游泳,成天在琢磨自己为啥飞不起来。 19.重建自我认同 我觉得人生就像一种疾病,天然地存在种种病症或缺陷,因此并不完满。至少我没见过完满的人。这种不完满永远无法完全弥补。而我的所有努力,都建立在这一认识上。 后记 ① 它是我对自己精神成长的一次回顾和梳理,其中的一些价值表达,只是我对自己“自我”的一种确立,而不是要向人提倡那些价值。我希望它们能触动读者对人生的可能性的开放性思考,而不是给出“对”与“错”的答案,因为人生并无一个标准的答案。 后记 ② 假如不是借助写作,我大概很难有机会对自己做出那么全面和深入的检视。当写作对我具有了 这种意义,它就已经不再是一种被动的逃避,而是主动的“成为”——成为那个更完善的自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