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国生物圈2号研究

美国生物圈2号研究

  • 字数: 322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美)马克·尼尔森|责编:李玉昌|总主编:邓玉林|译者:郭双生
  • 商品条码: 97875763108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们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生物圈2号封闭试验计划堪比60年代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其在地外星球基地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研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美国生物圈2号研究》由亲历者Nelson教授撰写,于2018年出版。本书共分为18章,详细介绍了重要的生物圈概念、生物圈2号的基本发展历史、其中七大部分的详细结构构成、八人两年封闭试验的重要方法、结果与基本结论分析、一些不合常理的试验结果剖析、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轶闻趣事、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启示等。该书对于我国开展受控生态生保技术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较为适合从事长期载人深空探测受控生态生保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阅,也可作为教科书。另外,可供从事大型密闭受控生态系统的科研人员参考,而且也可供广大航天科普爱好者参阅。\"
作者简介
\"马克?尼尔森(Mark Nelson),为国际生态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technics)所长,研究员,《Life Sciences in Space Research》期刊副主编。为美国生物圈2号8人2年进人试验的参试人员之一,在舱内驻留了两年,重点负责植物栽培和废水循环利用的试验研究工作,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之后,也一直从事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资源化利用等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在国际受控生态生保技术享有盛誉。 郭双生,博士,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Space : Science & Technology》学报编委。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载人航天受控生态生命保障技术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技术试验项目,在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加编写专著5部。\"
目录
引言 第1章 生物圈建立 1.1 生物圈比较 1.2 太空生命保障 1.3 打开通向生物圈理论的大门 1.4 中型实验生态系和实验室生态圈 1.5 星际航行学与生物圈学 1.6 加入太空竞赛 1.7 人小型生物圈实验 1.8 生态技术:从理论到实验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物圈人 2.1 乘员个人基本情况 2.2 乘员选拔与训练 2.3 原管理的资历与能力 2.4 实现研究成果大化 2.5 做好好和坏的打算 参考文献 第3章 保护及服务生命的技术圈 3.1 人类圈与人类世 3.2 关于建筑结构的争执 3.3 生态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思想沟通 3.4 生活与技术融合 3.5 工程挑战 3.6 波浪制造途径 3.7 气候的工程化调整 3.8 生命决定一切 3.9 我们对有毒化学品的痴迷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气微量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监控及其作用 4.1 一个充满生命的小型世界 4.2 病态建筑综合征 4.3 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4.4 大气警觉 参考文献 第5章 大气CO,浓度管理 5.1 在回旋加速器中生活 5.2 大气C0,浓度监测 5.3 基于种植管理的C0,浓度调控 5.4 基于碳储存的CO,浓度调控 5.5 基于化学过程的CO,浓度调控 5.6 CO,浓度总体调控结果分析 5.7 全球温室气体挑战 5.8 生态有益型去碳化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章 作物栽培管理 6.1 土壤栽培 6.2 病虫害防治 6.3 动物养殖 6.4 饥饿与健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