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不远人:中国近代“道”概念的盈虚消长

道不远人:中国近代“道”概念的盈虚消长

  • 字数: 246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作者: 邱伟云|责编:邓益明
  • 商品条码: 97875475213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近代“道”概念为研究对象,首开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及网络、集群、时序分析等数字技术会通概念史方法的研究路径,对1840—1925将近百年的近代思想史料进行人机共读,分析近代“天道”“公道”“人道”间的盈虚消长,以此揭示中国式现代性转化的历程,并从语言证据的角度证明了中国思想有别于西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元模式的独特理性结构。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为问题的“道”概念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数字人文 一、从概念史方法到数字概念史方法 二、概念计算的理论根据 三、数字概念史的全球实践 第三节 本书研究概述 第二章 概念词族视野下的“道” 第一节 概念词族的内涵 第二节 “道”的概念词族 第三节 “道”的词族序列 第三章 天下观中的“道”:“天道” 第一节 “天道”概念的溯源 第二节 快读与远读:“天道”概念的共现数据分析 一、共现结构:“天道”概念的共现概念词丛 二、共现轨迹:“天道”概念共现概念词丛的时序分析 第三节 共读:“天道”概念的发展轨迹与历史意涵 一、早期论述:“人事”“人道”“好还”“人心” 二、中期论述:“孔子”“自然”“地道” 三、晚期论述:“观念” 第四节 小结:“天”的收敛与转化 第四章 万国观中的“道”:“公道” 第一节 “公道”概念的溯源 第二节 快读与远读:“公道”概念的共现数据分析 一、共现结构:“公道”概念的共现概念词丛 二、共现轨迹:“公道”概念共现概念词丛的时序分析 第三节 共读:“公道”概念的发展轨迹与历史意涵 一、早期论述:“人心”“中国”“各国” 二、中期论述:“主持”“世界”“政府”“正义” 三、晚期论述:“平等” 第四节 小结:“公”的扩大与反噬 第五章 世界观中的“道”:“人道” 第一节 “人道”概念的溯源 第二节 快读与远读:“人道”概念的共现数据分析 一、共现结构:“人道”概念的共现概念词丛 二、共现轨迹:“人道”概念共现概念词丛的时序分析 第三节 共读:“人道”概念的发展轨迹与历史意涵 一、早期论述:“天道” 二、中期论述:“文明”“世界”“自由”“社会”“进化” 三、晚期论述:“主义”“正义”“我们”“惨无” 第四节 小结:“人”的觉醒与群化 第六章 概念网络视野下的“道” 第一节 概念网络的内涵 第二节 “道”的所以然:“人心”概念 一、“人心”概念的传统内涵与近代转型 二、“人心”作为概念桥梁的意义:善与正当性 第三节 “道”的近义词:“正义”概念 一、“正义”概念的传统内涵与近代转型 二、“正义”作为概念桥梁的意义:道德的行为制度与正当性平等权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