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记·时牧解

学记·时牧解

  • 字数: 192
  • 出版社: 西泠印社
  • 作者: 编者:慈舟大学堂|责编:叶康乐
  • 商品条码: 9787550843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序 编者的话 学记(原文) 第一章 教学为先 1.1 真正地爱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1.2 和外界好好沟通还是逃避世界呢 1.3 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1.4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关键性人才 1.5 玉为什么要琢 1.6 知“道”对于育人为何重要 1.7 为什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8 传统文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吗 1.9 学习和念头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 教学相长 2.1 学中的“美味佳肴”在哪里 2.2 “至道”之人是什么状态 2.3 “至道”格调如此“高”,影响孩子“谋生”吗 2.4 人能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吗 2.5 教的路上遇到困境怎么办 2.6 为什么可以用“论”来作为明理修身的参考坐标 2.7 人“伦”纲常在现代是迂腐过时的吗 2.8 为什么教与学有“经纶天下”之功 第三章 教学建制 3.1 古时的教育机构与育人理念是什么样的 3.2 古人如何理解幼儿时期的教育 3.3 古人入大学后,“学业成长”考试考什么 3.4 大学伊始,“敬业”的重要性在哪里 3.5 为什么要“乐群” 3.6 为什么要“博习亲师” 3.7 为什么要“论学取友” 3.8 “小成”与“大成”的关联在哪里 3.9 走上“大学之道”的人会有怎样的影响力 3.10 “时”对当今教育有何启示 第四章 教之大伦 4.1 古时大学的入学典礼是什么样的 4.2 古时提倡“学而优则仕”,学习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4.3 仪式感对学习有何意义 4.4 孩子可以惩罚吗 4.5 为什么考试的间隔时间如此长呢 4.6 师者为什么要懂得“只看不说” 4.7 善于聆听可以怎样助益师生的学与教 4.8 教之七伦的逻辑是什么 4.9 为什么古时和现代都需要“仕师” 第五章 大学之教 5.1 古时大学的课堂与课后学习安排对今天有何启示 5.2 为什么要学“诗” 5.3 为什么要学“礼” 5.4 为什么要学“乐” 5.5 什么是“劳逸结合” 5.6 “安学、亲师、乐友、信道”有多重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