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 字数: 46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建辉|责编:刘荣
  • 商品条码: 97875228243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农村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项目批准号:12YJA880062)、全国教育科学“十 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地方政府统筹下的教师 教育模式改革与机制运行研究”(课题批准号: BHA120043)、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 重点课题“教育扶贫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题批准号:AFA190010)成果,本书出版获得闽 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专项经费资助。 本书在界定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关系基础上,阐 明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的学理基础、理论价值和实 践意义,分析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发展 历程及其特征,介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教育 一体化经验及其对我国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作者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教师教育一体化为研究 对象,根据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相关 政策文件,分析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多方利益 关系与责任,阐明当代教师教育一体化可供借鉴的 模式选择、课程改革、实践范式、质量体系建设和 体制运行保障。
作者简介
李建辉,男,汉族,福建省仙游县人,中共党员,教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校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师资队伍专门委员会副主任,《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社会兼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员、福建省高教学会理事、福建省教育学会“中青会”副秘书长、漳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关系 第一节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第二节 农村教育与乡村教师 第三节 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 第四节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 第五节 教师教育的特征关系 第二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论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理论 第三节 主体交往理论 第四节 利益相关理论 第五节 协同创新理论 第六节 决策权变理论 第三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学东渐时期(1897-1948年) 第二节 学习探索时期(1949-1976年) 第三节 初步发展时期(1977-1999年) 第四节 改革创新时期(2000-2010年) 第五节 全面深化时期(2011年至今) 第四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英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德法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印巴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 日韩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节 我国港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政策导引 第一节 教育公平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师资配置 第三节 关于师范生一学期实习支教的意见 第四节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与师范生的培养 第五节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相关政策 第六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责任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府“管理服务者”的教育责任 第二节 高等院校“利益提供者”的教育责任 第三节 中小学校“直接受益者”的教育责任 第四节 一线教师“主体利益者”的教育责任 第五节 乡村社区“利益相关者”的教育责任 第七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高校内中小幼教师专业大类招生培养 第二节 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过程衔接 第三节 地方需求与高校订单培养的供求关系 第四节 普通院校与成人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 第五节 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联姻的体制改革 第六节 师范学生与教师专业人员学习共同体 第七节 教育硕士与学科教育复合型教师培养 第八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第一节 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模块构成 第二节 教师职前课程与在职课程的沟通 第三节 师范生本专科和研究生课程衔接 第四节 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的融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