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连接课: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并重的一门课

连接课: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并重的一门课

  • 字数: 188
  • 出版社: 中国青年
  • 作者: (美) 道格·莱莫夫,希拉里·刘易斯,达瑞尔·威廉姆斯,德纳留斯·弗雷泽
  • 商品条码: 97875153706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有战略性地设计与开展 连接课,深度连接学生与学 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 校!打造有意义、有目的、 有归属感的课堂与学校,培 养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力、 社交力与心理力! 本书系统呈现如何有战 略性地设计与开展连接课, 帮助教师系统科学地解决学 生的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难题 。书中包含丰富的案例分享 ,实用的教学技巧及诸多建 设归属感文化的工具、方法 和机制,供教师即学即用, 借鉴参考。 连接课与学科教学并不 是二选一的关系,本书提供 了丰富、实用的课堂教学技 巧,帮助教师巧妙地将归属 感文化建设融入课堂教学, 通过日常教学提升课堂的参 与度,打造有归属感的班集 体。
目录
关于作者 致谢 引言 为什么要开设连接课 第1章 我们如何建立连接 建立归属感的必要性 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做受欢迎的事 做好准备重建信心 个人与群体利益的最大化 第2章 技术如何影响连接 硬币的两面:辩证地看待技术的影响 如何利用技术建立社区与连接 家长了解学校的入口 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如何管理技术的不利影响 艰巨但可行的任务 理解的力量 组织有效的社交活动 第3章 重塑课堂:放大归属感信号的教学 通过互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如果你同意就“打响指” 课堂“支柱”系统 “注意力习惯”:学生之间互相追踪的隐藏力量 “讨论的习惯”:平凡但重要的归属感信号 协同中的工具 如何开始建立一个习惯 设计和执行“讨论的习惯” “转身讨论”和“提问与回答” “参与方式”使“如何参与”透明化 “追踪而非旁观”:关系的隐藏驱动力 教学技巧的整合与运用 总结:增强归属感的课堂教学技巧 创建有序的课堂 第4章 连接学校的社会情感学习 从美德开始 知识、感知和判断 将美德融入学校生活 这就是感恩和坚韧的理由 提升学生的恢复力 一个时刻如何成为一种发展机制 构建视觉文化 建立连接机制 战略性干预 第5章 战略性地设计与开展连接课 打造有归属感的学校 保持关注与追踪 做好准备应对行为问题 设计课程 课程实践 培训教师 一对一辅导的六个步骤 闭环:利用课堂建立连接与归属感 后记 我们如何选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