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铸魂育人: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与实践

铸魂育人: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与实践

  • 字数: 20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何旗|责编:王小艳
  • 商品条码: 97875228247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 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历史与实 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深 入细致的考察,归纳总结其 取得的成绩和历史经验,分 析当前实践中仍然存在的突 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对 应的解决路径,对于新时代 新征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 课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 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 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 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本书采用理论、历史、 现实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基本问 题进行全方位透视,以期为 做好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 作提供思想指引。首先,从 学理上对高校思政课意识形 态特征和功能进行定位,并 着重从理论溯源、基本属性 、目标定位、课程地位、功 能定位五个方面展开深入分 析;其次,对高校思政课在 新中国开设以来铸魂育人的 实践历程进行全方位的历史 考察,分析其时代特征、历 史图景、演进规律;最后, 立足当下对高校思政课铸魂 育人的历史作用、实践经验 进行总结提炼,并在此基础 上探讨其面向未来的实践路 径问题
目录
绪论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一 文献回顾与述评 二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三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四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理论底色 一 溯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循 二 属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表达课 三 地位:铸魂育人的第一课程、关键课程 四 树标: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五 释惑:科学回应与解答“五个之问”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奠基性探索 一 高校革命政治理论教育的“布新”与“除旧” 二 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政治理论课调整 三 “教育革命”与政治理论教育的强化 四 反修防修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革命化 第三章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创新性实践 一 在恢复重建中肃清极左思潮流毒和影响 二 在改进加强中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 在调整巩固中抵御西方“和平演变” 四 在改革创新中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守正与创新 一 在规范创建中强化思想理论教育 二 在遵循规律中实现培根铸魂育人 三 在创新理念中强化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总体评析与实践进路 一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历史作用 二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经验启示 三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制约因素 四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践进路 结语 争当铸魂育人“大先生”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