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 字数: 269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张慧瑜|责编:张晶晶//叶也琦
  • 商品条码: 97870406117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学通识教育教 材。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一 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理念, 介绍与非虚构写作相关的概 念、历史;二是非虚构写作 的类型和方法,介绍其与报 告文学、深度报道、人类学 田野报告等文体的关系;三 是非虚构写作常见的题材。 本书旨在以非虚构写作来提 升学生对当代社会、当代中 国与世界的理解,训练其深 度写作、学术思考和社会调 查的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 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和新 闻写作等课程的教材,也可 供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张慧瑜.男,1980年生,山东郓城人。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出版专著《视觉现代性,20世纪的中国呈现》,电影评论集《感官世界的灵魂》.发表《看不见的中国电影》、《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和话语结构》等多篇论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概述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的理论视野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跨学科、跨主体写作 思考题 主题写作:建筑与历史网 推荐阅读 第一章 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写作的美国传统 第一节 新新闻主义的兴起与文化特征 第二节 杜鲁门·卡波特与《冷血》 第三节 作品分析:《下沉年代》《乡下人的悲歌》《无依之地》 思考题 主题写作:人物与时代高动 推荐阅读 第二章 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的中国传统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与文化特征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发展与衰落 第三节 作品分析:《饿乡纪程》《多余的话》 思考题 主题写作:自己的故事 推荐阅读 第三章 新闻特稿:一种特殊的深度报道 第一节 新闻改革与都市报兴起 第二节 深度报道与新闻特稿 第三节 案例分析:南方报业的深度报道 思考题 主题写作:人物报道 推荐阅读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第一节 自媒体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兴起 第二节 “人人都能成为记者”:自媒体赋权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与作品分析 思考题 主题写作:重拾身边 推荐阅读 第五章 非虚构写作方法 第一节 确定选题 第二节 深入生活与调查研究 第三节 田野调查、口速史与民族志 思考题 主题写作:看见远方 推荐阅读 第六章 书写乡土 第一节 乡土文学传统中的故乡叙事对非虚构写作的启示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对非虚构乡村书写的启示 第三节 “返乡体”书写的乡村图景 思考题 主题写作:我和我的家乡 推荐阅读 第七章 书写城市务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