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 字数: 312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冉清红//岳云华|责编:魏晨红
  • 商品条码: 9787509692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论证我国耕地警戒 值对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和保 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构 建研究模型,结合国情研究 粮食、食用植物油、食糖和 蔬菜的消费需求量、生产能 力、自给能力和灾害影响, 利用统计数据计算2023~ 2049年我国最小人均耕地 面积并确定我国人均耕地警 戒值,进一步研究各省份的 区域差异;基于“三调”实有 人均耕地面积测算2023~ 2049年的耕地压力,从耕 地面积、耕地质量和耕地生 态建设视角,提出保护耕地 、疏解压力的对策。本书适 合国土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 规划、农业经济、城乡建设 、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领 域的管理者、研究者、研究 生和大学生等阅读。
作者简介
冉清红,1968年生,博士,成都师范学院教授,鲁东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绵阳师范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在《农业经济问题》《资源科学》《经济地理》《生态经济》《水土保持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或参编本科教材多部,科研成果获省级、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演进与评述 一、区域人均耕地警戒线 二、区域人均耕地警戒值 三、其他概念 四、评述 第二节 耕地警戒值模型的述评与研究方法 一、耕地警戒值(线)模型的变迁与评价 二、人均耕地警戒值模型构建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四、本书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耕地警戒值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意义 一、贯彻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的落地策略 二、增强粮食的自身供给能力避免受国际贸易限制 三、解决人均耕地面积国际标准与国内耕地保护不相适应问题 四、促进国家“储粮于地”战略的落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第一节 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概述 一、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的现状 二、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化 三、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节 粮食及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研究 一、谷物消费需求分析 二、豆类消费需求分析 三、块根类消费需求分析 四、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分析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食糖和蔬菜消费需求研究 一、植物油消费需求分析 二、食糖消费需求分析 三、蔬菜消费需求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食物生产能力研究 第一节 食物生产能力研究现状 一、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二、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研究 三、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和单产能力研究 四、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节 粮食生产能力 一、谷物生产能力 二、豆类生产能力 三、块根类生产能力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食糖和蔬菜的生产能力 一、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 二、食糖生产能力 三、蔬菜的耕地生产能力 第四节 食品作物播耕强度指数及灾后系数 一、耕地面积的变化 二、食品作物播耕强度指数 三、灾害影响系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