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古般若与美学历程(精)

中古般若与美学历程(精)

  • 字数: 47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赵建军|责编:高天
  • 商品条码: 97871011634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8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古美学吸摄 、改造佛学般若智慧,从而 在文化开放格局下实现美学 复兴与崛起的流变历程。聚 焦美学变革与转型的核心问 题,精细勾勒了中古时期本 土美学与佛学般若思想交遇 、互渗而完成中国化转进的 奥秘;揭示了中国美学经验 、思维、观念与生命践行的 时代韵律,对中国美学体系 化、自主化建构凸显的精神 张力、智慧特质和时代运势 ,从知识论、价值论的历史 “渐变”与“突变”高度,给予 逻辑视角“耳目一新”的缜密 论证和诠释、分析,显示出 发掘古代优质美学资源的价 值和意义。注重美学范畴、 断代史和时代截面的穿插、 综合,“点、线、面”有机缀 合,生动饱满地再现了中国 美学在中古的“重生”酝酿和 生长、成熟的辉煌历程。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中古前期般若美学之产生 第一节 佛教初入期的美学化捩转 一、审美“图志”的呈现 二、“史志”性质的文化转换 三、佛经形态的美学智慧转存 第二节 般若与玄学美学的本体论演革 一、般若是否影响了玄学美学? 二、“鸡子”本体与玄学美学逻辑内核 三、本体“格义”与佛玄美学的铸合 第三节 佛教判教及其般若美学研判 一、佛经翻译中的般若展开 二、般若对教判的领导角色 三、般若研判与般若美学之创生 四、美学内蕴的般若研判 第二章 中国佛教般若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般若美学理论综述 一、佛教各宗般若美学体系 二、佛性本体与超主客论美学 三、情志本体与主体论美学 四、名言本体与和合论美学 第二节 般若直觉美学体系 一、三论宗的空性直觉 二、天台宗的性空直觉 第三节 般若心理美学体系 一、唯识宗的般若美学特质 二、般若识性的“中道”美学机制 三、般若识性的“他者”幻成 第四节 般若理想美学体系 一、华严宗的般若美学理想 二、般若理想的“客体化”集合 三、华严理想美学的重要命题 第三章 般若美学的理论外化与觉醒 第一节 般若美学的政治、世俗场域 一、般若化及其场域推进 二、般若身份与角色的转化 三、般若美学的世俗化扩张 第二节 般若美学的时代觉醒 一、般若美学对审美的促动 二、般若化与美学化的迭合互化 三、般若美学化的意识凝合 四、诗审美感性的般若觉醒 第三节 般若美学的精神律动 一、般若遮诠与范畴衍射 二、非连续性美学机制的生成 三、人文精神与逻辑理性的统一 第四节 般若美学与古典现代性 一、对美学古典现代性的解释 二、美学古典现代性的启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