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交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化途径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社交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化途径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 字数: 27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蓝刚|责编:张玥
  • 商品条码: 97875227250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青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 培养青年群体由“自然人”成 长为社会合格公民并具备基 本生活能力、掌握一定生产 学习技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途径有多种,本 书着重于研究社交媒体对青 年社会化的影响和培养。社 交媒体独特的信息传播表现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虚 拟的社会交往支撑拓展着青 年社会化的途径,社交媒体 表现出来的微文化和微社会 属性,为青年社会化实践提 供了相应的舞台。与此同时 ,舆论环境、言论空间、虚 拟行为和低效参与对青年社 会化产生了相应的阻碍,为 此需要发挥社交媒体的文化 引导作用、完善社交媒体的 社会参与渠道,加强社交媒 体的思想教育来改善、提升 青年社会化的途径。
作者简介
蓝刚,博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媒体和社会发展。主持厅局级、省级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27篇,专著1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化途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核心概念概述 一 社交媒体的特质与功能 二 社交媒体的效应组成 三 社会化概念梳理 四 社会化途径类别 五 青年社会化特征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 一 异化理论 二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三 场域理论 第三章 青年社会化媒介途径的变迁 第一节 社会化传统途径:传统媒体 一 实现社会控制,引导社会态度 二 改造社会文化,实现社会控制 三 建构社会情感,确立社会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化的现代途径:网络 一 网络社会化的内涵与特点 二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范式的影响与调控 第三节 社会化的新型途径:社交媒体 一 扩大社会化参与 二 促进社会化教育 三 创设社会化范式 四 决定社会化意义 第四章 社交媒体在青年社会化中的作用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技术特质,青年社会化途径的支撑 一 独到的信息传播表现 二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 第二节 社交媒体虚拟形态,青年社会化途径的拓展 一 社交媒体虚拟社会交往促进青年社会化 二 虚拟社会治理保障青年社会化 第五章 微文化与微社会:青年社会化社交媒体实践 第一节 微文化,社交媒体领域的文化表征 一 微文化概念特征与阅读表现 二 微文化的社会化功能与价值 三 微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 第二节 微社会,社交媒体领域的社会动员 一 社会媒体的社会动力、属性和形态 二 微社会的实现形式 三 当代青年微社会行为实证调查 第六章 社交媒体对青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剖析 第一节 社交媒体对青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一 复杂的舆论环境可能导致社会认知歧异化 二 开放的言论空间可能导致社会表达随性化 三 虚拟的实践行为可能导致社会知行偏差化 四 低效的参与行为可能导致社会态度冷漠化 第二节 社交媒体对青年社会化负面影响成因剖析 一 媒介责任的缺失和青年媒介素养的匮乏 二 舆论主体的缺欠和青年群体文化的疲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