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民众政治心理研究/珞珈政管学术丛书

中国民众政治心理研究/珞珈政管学术丛书

  • 字数: 28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伟|责编:郭曼曼
  • 商品条码: 97875227270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0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对中国普通民众政 治心理的实证研究,本书不 仅探讨了选民、工人、农民 、业主、网民等群体的政治 心理,而且运用全国性调查 数据初步呈现了中国民众政 治心理的全貌,是近年来国 内学界为数不多的既涵盖质 性分析和量化分析,又包含 理论分析的政治心理学著作 。基于中国民众政治心理的 现状,本书还进一步分析了 中国治理场景中的政治心理 学术话语,并总结反思了当 前中国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 展与实证研究。就从心理角 度重新认识基层治理和中国 政治而言,本书的本土化探 索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作者简介
刘伟(1978-?),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地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领域涉及基层政治、政治心理与当代中国政治等,著有《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普通人话语中的政治》《政治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等,译有《多元社会中的民主》,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录
导论 普通人的政治观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章 中国民众政治心理调查报告(2019) 一 引言 二 研究介绍 三 政治认知 四 政治评价 五 政治态度 六 政治人格 七 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倾向 八 讨论与总结 第二章 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四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样本特征 五 实证分析 六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政治信任、主观绩效与政治参与——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三 数据与方法 四 分析结果 五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国企改革后下岗职工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 一 既有研究的总结 二 访谈中发现的突出现象 三 下岗职工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 四 结语 第五章 流动工人政治认同生成中的国家因素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工人政治认同研究与国家角色问题 三 流动工人政治认同生成中的国家因素 四 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群体性活动视角下的村民信任结构研究——基于问卷的统计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设计 三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四 结语 第七章 政策变革与差序政府信任再生产——取消农业税的政治效应分析 一 访谈中发现的突出现象 二 既有研究的发现与局限 三 取消农业税与差序政府信任再生产 四 差序政府信任与基层治理重塑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业主维权困局何以形成?——基于B市Q区S小区业主维权事件的过程分析 一 既有研究回顾 二 S小区业主维权的大致进程 三 S小区业主维权困局的生成逻辑 四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互联网的政治性使用与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一项经验性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四 研究发现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中国治理场景中的合法性话语——反思与重构 一 引言 二 自上而下的合法性论证话语 三 自下而上的合法性描述话语 四 重构中国治理场景中的合法性话语 第十一章 “民心政治”的实践与表达——兼论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拓展 一 引言 二 “民心政治”:从传统中国到当代中国 三 “民心政治”与政治合法性 四 当代中国政治心理学研究中的“民心政治” 五 拓展基于中国实践的政治心理学研究 六 结语 附录 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与前沿议题 一 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二 政治心理学的前沿议题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