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法(第三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经济学)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法(第三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经济学)

  • 字数: 32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吕亚荣|责编:秦丹萍
  • 商品条码: 9787300321783
  • 版次: 3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以本科生为主要目标读者群,研究生和相关专业人员也可参考学习。本教材从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农村社会经济问题或现象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中调研课题的选择方法、调研方案设计的程序,以及调查研究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中常用的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参与式调查法等方法。最后,重点介绍了调查研究类文体的撰写方法,为学生更好地撰写调研报告提供规范性的指导。
本教材的特点是:始终强调思维方法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突出对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调查技能的介绍。
本教材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在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指导学生将调查研究的想法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应用技术,从而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活动。也就是说,本教材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活动方案的设计,并能够运用具体技术开展卓有成效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活动。
作者简介
吕亚荣,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2020年度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教学创新奖、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课外教学优秀奖、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0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7部,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概述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经济及调查的概念
第二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意义和原则
第三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中的伦理和道德

第二章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程序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确定研究主题
第三节 设计调研方案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任务

第三章 农村社会经济调研类型
第一节 理论性调研和应用性调研
第二节 横向调研、纵向调研和混合调研
第三节 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和解释性调研

第四章 非抽样调查类型
第一节 普遍调查
第二节 典型调查
第三节 重点调查
第四节 个别调查

第五章 抽样调查类型
第一节 抽样调查中的关键概念
第二节 抽样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随机抽样的方法
第四节 非随机抽样的方法
第五节 在线调查抽样

第六章 文献调查法
第一节 文献的类型和特点
第二节 搜集文献的要求和方法
第三节 文献信息的摘录
第四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

第七章 农村社会经济测量
第一节 测 量
第二节 指 标
第三节 量 表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第八章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的程序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调查问卷中的问题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方式
第五节 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审查评估

第九章 实地观察法
第一节 实地观察的分类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的特征和原则
第三节 实地观察法的实施程序和实施技巧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第十章 访谈调查法
第一节 访谈调查法的分类
第二节 访谈调查法的实施程序
第三节 访谈调查中的技巧
第四节 对访谈调查法的评价

第十一章 专家调查法
第一节 头脑风暴法
第二节 德尔菲法

第十二章 参与式调查法
第一节 参与式调查的概念和层次
第二节 参与式调查的原则和工具

第十三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

第十四章 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
第一节 逻辑思维方法
第二节 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第十五章 调查研究类文体的撰写
第一节 调查报告
第二节 总结报告
第三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第四节 经济预测报告
第五节 经济论文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