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 字数: 302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蒋寅|责编:李碧玉
  • 商品条码: 97871011630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在多年研究古典诗 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 ,选择“象”“境”“清”“法”“悟 ”等一系列关键范畴,及禅 与诗、诗与画等重大理论专 题,共十四个,进行深入而 系统的研究。这些范畴与命 题既是基础性的也是富有活 力的。 作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相 统一的研究方法,用现代意 识梳理中国古代诗学理论, 在理论的历史展开中,把握 其发生、发展、转变的逻辑 进程,将理论问题历史化, 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古典 诗学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价值 ,对建构富有民族思维特色 和文化品格的本土文学理论 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推动作 用。
目录
引论 古典诗学的遗产及其价值 一、转换:困境与出路 二、立场转换:尊重理论遗产的历史价值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 一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 一、意象·意境概念使用的纷乱 二、意象与物象·语象的区别 三、意境的本文属性 四、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重新定义 二 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 一、古人的“意境”概念 二、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 三、意境与境、境界 四、“意境”的现代化过程 三 清——古典诗美学的核心范畴 一、“清”在古典诗学中的位置 二、作为传统审美趣味的“清” 三、“清”在诗学中的确立 四、“清”的美学内涵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 四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学理依据 一、不可言说的言说:禅与诗的表达欲求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 五 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 一、“含蓄”概念溯源 二、“不说破”与“绕路说禅”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 六 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 一、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 二、起承转合与八股文之关系 三、起承转合之说在诗学中的展开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 七 以高行卑——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的体位定势 一、历代文学中的文体互参现象 二、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原则 三、诗与其他文体互参的体位原则 四、诗体内部互参的体位问题 五、词曲与其他文体互参的体位问题 六、赋、史传文体互参中的体位原则 七、古文和时文五参的体位原则 八、“本色”“破体”与文体互参 九、“木桶原理”与以高行卑的美学依据 十、余论 八 至法无法——古典诗学对技巧的终极观念 一、法与对法的超越 二“至法无法”的两个例证 三“法”的重新定位 四、“至法无法”的哲学内涵及思想渊源 九 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 一、问题的提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