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 : 以黔西北民居为例

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 : 以黔西北民居为例

  • 字数: 306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银兴贵|责编:杨茹
  • 商品条码: 97875194686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居建筑和人类的生活 紧密相连,是劳动人民生活 智慧的体现,民居传承着历 史信息,反映了人类不同时 期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本 书主要研究黔西北各民族在 其民居建筑上的审美文化特 征,探讨并提出生境、民居 与人的生命三者之间的动态 关系,试图建构立体式的民 居环境,并使之对当今的民 居建设具有些许启示和借鉴 意义,让栖居于新时代生态 民居的人们真正地感受到一 份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同时 ,本书从民居适宜性生态建 筑技术层面上研究农村民居 建筑生态化的发展问题,探 讨符合黔西北地区山地环境 的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 模式,找寻该地区山地农村 民居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承 载力范围内发展的技术路线 ,以期对丰富和完善黔西部 地区农村民居研究理论和实 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三、美的问题:生命的人类学预设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命视域下的黔西北山地民居的产生背景与特点 一、生命的物质生态维度:自然环境状况 二、生命的精神生态维度:人文环境状况 三、生命的社会生态维度:社会发展状况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生物生命满足的物质承载 一、民居:基本需求的物化 二、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地域性分析 三、家园意识:民居建筑的基本功能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精神生命实现的诗意栖居 一、民居聚落生态意向 二、生态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自觉运用 三、场所意识:民居建筑的空间意向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社会生命记忆的实现路径 一、人居环境:人类生态的社会变迁 二、信仰实践:民居建筑的社会标示 三、血缘、地缘与身份:三维一体的记忆“轴心”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命与生态的逻辑环链: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黔西北民居建筑的保护 二、黔西北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三、黔西北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的人类学启示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说明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