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短视频平台中的身体表演与身份认同

短视频平台中的身体表演与身份认同

  • 字数: 10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郭沛沛|责编:郭峰
  • 商品条码: 978752282334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保罗·利科的叙 事理论,从“自身解释学”的 角度出发,对当代青年建构 身份认同的路径进行探讨, 是一部关于当代青年生命叙 事的浅浅尝试。 短视频平台具有物质性 和可供性,为当代青年在其 中的表演和叙事提供了基础 和保障。在短视频平台中, 当代青年以与价值符号相对 的、来自生命最本真的身体 和生活状态作为其表演的原 初动力与原始材料,通过“ 预理解”“情节化”等环节将 短视频平台变成承载他们对 可能生活的想象的“文本世 界”。借由叙事,当代青年 完成了对主体的再认识和对 自我的再把握,超越“我思” ,经由“我说”,到达“我在” ——一种“叙事身份”由此获 得。 保罗·利科的叙事理论虽 为当代青年获取身份认同提 供了一条可取的路径,但作 为内心自洽的一种方式,叙 事身份指向主体本身,却并 不意味着抵达了主体自身, 对于主体的认知和建构是一 个不断反思和接近的过程。
目录
绪 论以他者重回自身 一 问题:从一个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说起 二 对象:我关心青年 三 概念:主题登场 (一)身份认同 (二)身体与身体表演 四 理论:身份认同何以可能 (一)保罗·利科的话语理论 (二)“三重摹创” (三)叙事身份/认同 五 方法:普遍观察与重点分析 第一章 作为“文本世界”的短视频 一 脉络:不是所有的“短”视频都叫“短视频” 二 成因:多重耦合 (一)技术外因 (二)公众动因 (三)社会心理诱因 三 社交:让“间距”显现 (一)短视频平台的功能性设置 (二)以人为媒的社交关系再造 第二章 当代青年在短视频平台中的身体表演 一 基于真实生活的身体表演 二 基于文化认同的身体表演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二)青年亚文化的参与者与推广者 三 基于职业认同的身体表演 (一)知识生产的创新者与推动者 (二)新职业形象的代言者与彰显者 四 基于阶层认同的身体表演 (一)消费娱乐的践行者与引领者 (二)“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体验者与倡导者 第三章 当代青年在短视频平台中的叙事与身份认同 一 身体作为工具彰显自身 二 叙事作为中介缝合生命故事 (一)个性化与圈层化标识寻找归属 (二)“情节化”整合内心 三 想象与现实中确认身份 (一)身份再生产:社交想象增进身份认同 (二)跟随与模仿:他者生活照进主体行动领域 第四章 叙事身份与“我”之嬗变 一 身份凸显:注意力稀缺时代积累社会资本 (一)异质性他者迅速跻身“顶流” (二)新一代电商挑战阶层跃迁 二 叙事转变:青年心理主导接受美学 (一)主流媒体叙事话语被倒逼革新 (二)特色化叙事深受青睐 三 “我”之嬗变:表达的“内卷”与成名的“幻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