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 字数: 248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李政蓉|责编:李若雯//邓婉莹
  • 商品条码: 97875136746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研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 教育政策变迁,并在政策变 迁历程中把握发展脉络,对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围绕民族地区基本公共 教育政策变迁“何时变、如 何变、为何变”这一主线核 心问题开展研究,运用定量 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从宏观图卷和微观缩影角度 揭示了政策变迁历程。从不 同维度研究了政策样态、作 用机理、政策效果、驱动因 素、演进脉络等方面的问题 ,在借鉴“间断-均衡”理论 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景对该 理论进行了完善。本书对拓 展相关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 践运用、丰富民族学公共政 策研究视角与方法、提升民 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水平等 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民族地区与民族自治区 二、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教育 三、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 四、政策变迁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简述 一、民族发展理论 二、政策过程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具体分析框架的形成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第二章 历史过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 第一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阶段划分 一、研究方法、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二、“间断-均衡”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宏观图卷 一、1949—2005年的基本公共教育政策 二、逐步覆盖阶段(2006—2010年) 三、适度调整阶段(2011—2013年) 四、稳步提升阶段(2014—2017年) 五、优质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 第三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微观缩影 一、研究变量 二、注意力分配的演进 三、政策主题的变迁 四、政策工具的更迭 第四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样态的作用机理 一、大国治理中的特定影响 二、府际关系下的央地互动 三、信息处理中的有限理性 第三章 结果检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和对象 一、民族地区政策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二、民族地区政策效果评价的对象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各民族地区之间的比较 二、民族地区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第四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效果的主观评价 一、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取得的成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