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成涌现时间/生存论研究丛书

生成涌现时间/生存论研究丛书

  • 字数: 37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唐代兴|责编:刘亚楠
  • 商品条码: 97875227226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纯粹意义上,哲学即 形而上学。它从“存在之问” 起步敞开“存在之思”,揭露 “存在”及“存在本体”的清澈 澄明,乃哲学从神学和科学 对峙中开出统摄二者于本己 的涌现性铺展。这条铺展开 来的道路从天启哲学进入自 然哲学,再到巴门尼德、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存在之 问从动态生变的经验理性转 向静持取向的观念理性。柏 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 分别经历神学浸泡开出的近 代唯理论与经验论在德国古 典哲学中汇流,存在之问的 主题由存在世界转向了人的 世界,本体论形而上学向主 体认知论形而上学的真正完 成,科学理性获得工具性主 潮,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从正 反方面铺开自具个性的明证 ,最终各自以宣告“哲学的 终结”方式为哲学当代重建 清扫出场域。当代哲学以检 讨经验理性、观念理性和科 学理性的方式追本溯源,重 发存在之问,对生态理性、 共生存在、场态本体、生境 逻辑四个概念予以内涵源流 梳理,揭橥哲学背后的思想 轨迹,探析“哲学的终结”之 因,构建以生态理性为导向 的共生存在的场本体形上蓝 图,揭发生态理性向共生存 在、场态本体方向生成的生 境逻辑,敞开生成涌现时间 的存在论秘密。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荣誉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领域:当代哲学。致思主题:立足后世界风险和文明重建之当世境遇,拷问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地存在?志业目标:尝试创建本土化的当代哲学。已出版生存理性哲学专著28部,初步形成生存理性哲学(包括本体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及实践理性框架:⑴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新存在论思想,主要著作《人类书写论》和《生境伦理的哲学基石》;⑵构建“自然、生命、人”合生存在的生存理性本体论,主要著作《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⑶探讨“人的世界性存在”之生存理性形上蓝图,主要著作《生态理性哲学导论》;⑷创建生存理性哲学方法论,主要著作《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⑸运用生存理性思想-方法重新审查中西伦理传统,完成伦理学的生境体系,主要著作《伦理学原理》和八卷《生境伦理学》;⑹运用生存理性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研究环境问题,开创灾疫伦理新学科和气候伦理新领域,主要著作《灾疫伦理学》和三卷本《环境治理伦理研究》;⑹运用生存理性思想研究《论语》,主要著作《〈论语〉思想学说会通研究》(全三册)。
目录
哲学应该阻止思想的瘫痪(代序) 导论:生态理性的形上视域 第1章 生态理性 一 天启与人为 1.心觉与知觉 2.天启的方式 3.人为的道路 二 “理性”的方式 1.认知与行动 2.概念的释义 三 “理性”的类型 1.经验理性 2.观念理性 3.科学理性 四 生态理性 1.“生态”概念释义 2.认知的根本特征 第2章 共生存在 一 “存在”发生学 1.“存在”概念的敞开 2.“存在”的解释空间 二 “存在”的发展 1.以思观存在 2.以范畴入存在 3.以时间入存在 三 “存在”之生 1.何为存在? 2.存在的本质 3.存在的形相 4.存在的方式 四 存在与共生 1.“生境”概念诠释 2.“生境存在”定义 第3章 场态本体 一 “本体”的基本问题 1.本体与形而上学 2.“本体”的位态 3.“本体”的内涵 二 本体的开放性张力 1.本体的动静取向 2.本体的存在论本色 三 场本体的存在敞开 1.事实世界的场态存在 2.场本体的物理学描述 四 场本体的内涵诠释 1.本体存在的语义场论 2.场本体的本原性位态 3.远离平衡的场本体型态 4.场本体的语义敞开 五 场本体的动力体系 1.场本体的自组织论 2.场本体的动力学 3.场本体的涌现论 第4章 生境逻辑 一 逻辑的观念形态 1.科学和哲学的逻辑 2.观念逻辑的基本认知 3.观念逻辑的性质与特征 二 逻辑的生境形态 1.观念逻辑的弊病 2.何谓“生境逻辑”? 3.生境逻辑的构成 三 生境逻辑的本质 1.生生:生境逻辑的存在本质 2.共生:生境逻辑的功能本质 3.生成:生境逻辑的方法本质 四 生境逻辑的自为要求 1.回到生境逻辑本身 2.存在的限度和边界 3.合目的的神性存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