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夏书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

大夏书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

  • 字数: 200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马云鹏 吴正宪 等
  • 商品条码: 97875760411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正式发布后,本书针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提炼出比较突出的50个疑问,以问题答问的方式,对新课标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和案例解析。全书共由“课程内容结构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教学与评价”六部分组成,每部分由若干个相关问题及解答组成,以帮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并在课堂中践行之。
作者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课程实施与评价,小学数学教育,学校改进等领域的研究。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著作10余部,主要成果有“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育指南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理解 问题1 《课标2022》为什么特别强调“内容的结构化”? 问题2 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历史渊源和功能是怎样的? 问题3 如何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化? 问题4 如何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及其一致性? 问题5 内容结构化给教师带来哪些挑战和契机? 第二部分 数与代数领域的理解 问题6 为什么把“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为“数与运算”? 问题7 如何理解“数与运算”主题内容的本质? 问题8 如何在教学中整体把握“数与运算”? 问题9 如何进一步理解“数与运算”主题的大观念? 问题10 如何理解“数与运算”主题的一致性和阶段性? 问题11 为什么把“数量关系”作为一个主题? 问题12 “数量关系”主题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13 如何理解“数量关系”主题内容的本质? 问题14 如何在教学中整体把握“数量关系”? 问题15 在“数量关系”主题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16 如何理解“数量关系”主题的一致性和阶段性? 第三部分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理解 问题17 为什么把“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问题18 如何理解“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内容的本质? 问题19 如何在教学中整体把握“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问题20 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增加尺规作图? 问题21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尺规作图的具体要求? 问题22 如何理解量感及其价值? 问题2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问题24 为什么把“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整合为“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问题25 如何理解“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主题内容的本质? 问题26 图形的运动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特征? 问题27 如何在教学中整体把握“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问题28 如何从运动的视角审视图形与几何领域各主题之间的关联? 第四部分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理解 问题29 为什么将“分类”改为“数据分类”? 问题30 数据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在教学中如何把握? 问题31 为什么说“数据分类”贯穿整个统计内容? 问题32 如何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的本质? 问题33 如何在教学中整体把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内容的教学? 问题34 如何在数据分类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 问题35 如何在百分数的教学中突出其统计意义? 问题36 如何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中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问题37 如何理解随机现象中统计的规律性? 问题38 怎样理解对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定性描述? 第五部分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理解 问题39 “综合与实践”领域有哪些主要变化? 问题40 为什么将一些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综合与实践领域? 问题41 如何理解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跨学科”主题活动? 问题42 如何设计实施综合与实践领域主题活动? 问题43 如何组织学校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实践? 第六部分 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