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第三版)

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第三版)

  • 字数: 32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张柠|责编:冯晓川
  • 商品条码: 97870406111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文化研究中国 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试图 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 学、哲学等方法,对中国乡 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 行全面的文化分析。 本书全方位涉及农村文 化的各个层面。与历史学家 和社会问题专家的宏观权力 分析视野不同的是,本书从 微观权力及经验冲突角度入 手,通过对时间、空间、器 物、身体动作的符号分析, 更为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 结构在乡村经验各个层面的 转化过程。其中涉及:乡村 器物(农具、家具、玩具), 身份等级,农民的时间体验 和空间经验,微观社会学视 野中的身体姿态、表情、声 音,乡村社会分工和职业等 级各个方面。 通过对乡土社会的“事实 呈现”,本书进一步将分析 引向农民心理学、农民哲学 和乡土精神现象学领域。可 以称作一部乡土文化的“小 百科”。本书还采用了理论 逻辑融会于叙事过程之中的 方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张柠,作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感伤时代的文学》等。曾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乡村时间 第一节 生态时间和结构时间 第二节 时间经验中的皈依和救赎 第三节 数字化和乡村时间的语义 第四节 时间财富化和经验的断裂 第二章 乡村空间 第一节 地理空间和血缘空间 第二节 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 第三节 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 第四节 空间的死寂和再生产 第三章 乡村器物之一:家具 第一节 乡村器物与身体能量 第二节 家庭器物的分类 第三节 家庭器物的功能 第四节 家庭器物的现代化 附录 移动的器物 第四章 乡村器物之二:农具 第一节 农具与农民的能量耗费 第二节 农具的物理和心理惯性 第三节 现代符号价值中的农具 第四节 农具与身体管理和肉体记忆 第五章 农民和食物 第一节 能量的摄入和支出 第二节 劳动方式和肠胃习惯 第三节 农民和主食强迫症 第四节 绿色土地和黑色食品 第五节 食物研究者的盲视 附录 农民与服装 第六章 乡村的游戏和玩具 第一节 乡村的游戏 第二节 乡村玩具的特性 第三节 游戏与乡土意象 第四节 游戏和玩具的世俗功能 第五节 超越现实原则的游戏 第七章 宏观权力和农民的自由 第一节 族长的“卡里斯马” 第二节 乡村秩序的坐标 第三节 权力链条中的农民 第八章 乡村变态人格的诞生 第一节 柔情似水的文化压抑 第二节 农村妇女人格畸变的类型 第三节 家庭内部的权力之争 第四节 农夫的抵抗和多重人格 第五节 手工业学徒的变态心理 附录 傻女婿故事的原型意义 第九章 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镜像 第一节 陌生人及其简明分类 第二节 永久的血缘性介入的明显陌生人 第三节 临时的非血缘性介入的明显陌生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