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介化的亲密——智能手机对当代城市家庭关系的影响与建构

中介化的亲密——智能手机对当代城市家庭关系的影响与建构

  • 字数: 240
  • 出版社: 知识产权
  • 作者: 王福丽
  • 商品条码: 97875130852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定性访谈的研究方法,从媒介化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智能手机在当代城市家庭生活场景中的参与和嵌入,以及智能手机如何对家庭成员的互动沟通、家庭生活的组织和协调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被智能手机“媒介化”的家庭关系是一种“中介化的亲密”关系。这种“中介化的亲密”关系的本质是家庭成员在互动交往中,利用智能手机在个体性与家庭亲密感这二者之间进行边界控制,从传统家庭文化中逐渐脱嵌并重新嵌入新的家庭文化,进而对家庭关系进行建构的过程,也是家庭成员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对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再认知的过程。
作者简介
王福丽,女,(1984-),湖北随州人,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传播,主要关注点为媒介技术变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物质性问题。其代表作为《5G时代浅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传播学意义》,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C刊),2020年4月刊。二是关于电视剧的相关研究。其代表作为《傣族民俗与生态文化的影像呈现——电视剧述评》,发表于《中国电视》(C刊),2019年7月刊。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缘起与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本书结构 四、研究意义 第二章 “媒介化”理论及实践研究述评 第一节 媒介化的理论视角 一、媒介化的理论内涵 二、媒介化的运作逻辑 三、媒介化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 四、媒介化社会的内涵及研究层次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中的当代城市家庭 一、当代城市家庭中的媒介使用 二、社会媒介化过程中的家庭关系变迁 第三节 智能手机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 一、智能手机对家庭成员交往方式的改变 二、智能手机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智能手机与媒介化的城市家庭生活场景 第一节 智能手机的物理属性在当代家庭生活中的呈现 一、屏幕化:家庭成员与媒介互动的界面 二、技术融合:家庭应用的多重智能 三、具身性:身体与媒介的亲密性 四、个体性:家庭成员私密的媒介世界 第二节 智能手机在当代城市家庭生活场景中的嵌入 一、智能手机与家庭内工作场景 二、智能手机与家庭消费场景 三、智能手机与家庭娱乐场景 四、智能手机与家庭人际交往场景 第四章 媒介化的夫妻关系:中介化的亲密 第一节 智能手机对夫妻现实交往的影响 一、智能手机:生活合作的连接器 二、智能手机:闲暇互动的陪伴者 第二节 智能手机对夫妻虚拟互动关系的建构 一、我的点赞我做主 二、为什么不点赞 三、朋友圈中的“他”或“她” 第三节 智能手机与夫妻之间的礼物赠送行为 一、过日子需要“仪式感”吗 二、“送礼物”与“发红包” 三、“用心的礼物”与情感亲密 第四节 智能手机对夫妻信任关系的影响 一、个体权力与亲密风险 二、手机密码:隐私还是信任 三、“仅自己可见”和情感公众号 第五章 媒介化的亲子关系:中介化的亲密 第一节 “幼有所养”中的智能手机与亲子关系 一、“无法避免”与“无可奈何” 二、“控制管理”与“瞅准时机” 三、“爱的提供者”与“学习管理者” 第二节 “老有所依”中的智能手机与亲子关系 一、“亲属卡”与“亲情账号”中的亲密 二、电话、视频与“朋友圈”中的亲密 三、沟通与屏蔽,皆为“亲密” 第三节 “小家庭”微信群中的互动与勾连 一、“小家庭”微信群:合作与分享 二、线上与线下的“小家庭”:同质与异构 三、“小家庭”微信群中的个体性窥视 第六章 智能手机对“中介化的亲密”关系的建构机制 第一节 “中介化的亲密”关系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 “中介化的亲密”关系的弹性结构 一、弹性结构的两端:个体性与亲密感 二、弹性的运行机制:媒介赋权与边界管理 第三节 “中介化的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流动 一、家庭空间内的权力关系与流动 二、家庭空间与工作空间之间的权力流动 三、家庭空间与学校空间之间的权力流动 第七章 结语 一、对“中介化的亲密”的进一步阐释 二、“中介化的亲密”的本质 三、对“中介化的亲密”的反思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