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 字数: 382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刘宁|责编:冯金红
  • 商品条码: 97871080765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贯通中国文章史、思想史的视野,对韩 愈通过“文教”传统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华文明史上 的重大贡献,做出了独到而深入的发明,从成体之 功、造语之力、文道追求三个主要角度,全面探讨 了韩愈古文在文体、文法、语言、观念上的新创, 以及这些创新与其儒学复兴思考的深层联系,揭示 了韩愈古文深邃丰富的思想世界。 书中详细讨论了韩愈追求拟圣、追寻定名、讲 求开放师道、推重天性忠诚等思想特质与其古文成 体之功的深层关联,分析了其语言创新所体现的激 进追求与超越力量,同时深入探究了韩愈对“文道 观”的全新建构。这些观点不仅激活了韩愈的思想 能量,也光大了唐代在中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史上 的启示性地位,并对“唐宋变革说”提出了新的回 应和解说。
作者简介
韩愈古文是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影响持续千年之久,其所涵育建构的超越家族血缘、身份等级的“同道中国”理想,是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需要认真对待和反思的中华文明精神遗产。 韩愈古文亦是唐代文化创造的一个缩影,它有继承六艺之文、百家之编与回应佛老挑战的“大进大出”,也展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开大合”。品读韩文,既要理解其纵横古今的开阔,又要体会其如何回应时代课题、自树立不因循的深刻独创。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韩愈则塑造了士人的所思、所行与所言。其所建构的“文道观”,将中华道统的统一与“文”的多样性相融合,这是唐朝这个开放融合时代对中华文明的精神再造,不仅绵延后世,也将启迪未来。 ——刘 宁
目录
导论 百代文宗、千年立法 一、韩愈古文建构精神传统 二、“天下公言”:重建儒学普遍性 三、儒家伦理:绝对信念和内在责任 四、缔造“同道中国” 五、重视“诗文”对理解中华文明的意义 上编:成体 第一章 拟圣精神 一、古文不是“家言” 二、古文的“拟圣”追求 三、古文理论与儒家修养思想 第二章 追寻“定名” 一、“五原”文体创新:“正名”走向“定名” 二、韩碑之变:对才性品评的疏离 附论:形名学对中古文体观念的影响 第三章 开放的师道 一、《师说》:唯自尊者能尊师 二、国学学官经历的影响 三、“师其人”与“明其理” 第四章 天性忠诚 一、“双忠”的“天性忠诚” 二、《南霁云庙碑》的文体与忠臣思考 三、《毛颖传》中的忠臣 四、杜甫的“恋阙”之情 第五章 屈骚之变 一、“抑遏蔽掩”:韩文改变屈骚旋律 二、杜诗改变屈骚艺术 三、柳宗元倾心屈骚及其心曲 中编 造语 第六章 语言激变 一、激进的“务反近体” 二、为何“务反近体”:骈文的思想性格 三、韩碑“造句之奇” 第七章 伟辞中的身体力量 一、惊心动魄的动作语 二、《论佛骨表》崇儒排佛思想的身体关切 三、狠重之美 下编 明道 第八章 “文质论”在汉唐间的流行 ——从“文质”到“文道”(上) 一、中古“文质论”的渊源与旨趣 二、“质文相救”与李白《古风》其一 三、“文质论”与中唐《春秋》学 四、中唐《春秋》义例学与“文质论” 第九章 韩愈建构“文道观” ——从“文质”到“文道”(下) 一、二十世纪文道观阐释的曲折历程 二、韩愈“文道观”的“主体自觉” 三、韩愈“文道观”的“中国自觉” 余论 “同道中国”的文明意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