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 字数: 222
  • 出版社: 西南财大
  • 作者: 马文武|责编:张岚
  • 商品条码: 97875504587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贫困理论和可 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理 论阐释为什么会贫困、为 什么会长期贫困,如何跳 出贫困、实现生计可持续 。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 本书围绕西南民族地区可 持续生计实现机制这个中 心展开研究。本书通过机 制构建的历史依据——民 族地区实现可持续生计的 国家政策回顾,梳理我国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和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历 史过程,旨在阐明可持续 生计的历史基础;通过机 制构建的现实依据——西 南民族地区构建可持续生 计实现机制的现状描述, 评估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 可持续生计能力现状,重 点从调研数据角度去研判 可持续生计的现状;通过 机制构建——西南民族地 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实现 机制,重点在对历史与现 实把脉基础上,研究如何 构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脱 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不断 提升的机制和制度。本书 可作为研究西南民族地区 脱贫状况和推进乡村振兴 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 民族地区实践部门领导干 部提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能力的参考用书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重要概念界定 1.2.1 可持续生计能力 1.2.2 建档立卡贫困户 1.2.3 脱贫户 1.3 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 1.3.1 生计与可持续生计的含义 1.3.2 可持续生计框架 1.3.3 可持续生计资本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贡献 1.5.2 不足之处 1.6 分析框架 1.6.1 分析框架基本内容 1.6.2 分析框架基本逻辑 2 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的国家反贫困瞄准机制演变历程 2.1 整体农村瞄准阶段(1978—1985年) 2.1.1 整体农村瞄准机制的选择 2.1.2 瞄准农村的制度改革扶贫 2.2 贫困县瞄准阶段(1986—2000年) 2.2.1 县级瞄准机制形成 2.2.2 县级瞄准机制下的农村扶贫开发 2.3 贫困村瞄准阶段(2001—2012年) 2.3.1 村级贫困瞄准机制形成 2.3.2 村级瞄准机制下的整村推进扶贫 2.4 贫困户瞄准下的精准扶贫阶段(2013—2020年) 2.5 本章小结 3 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国家反贫困政策回顾 3.1 小规模救济式扶贫政策阶段(1949—1977年) 3.1.1 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1.2 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阶段(1978—1985年) 3.2.1 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2.2 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3 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1986—1993年) 3.3.1 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3.2 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4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1994—2000年) 3.4.1 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4.2 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5 开发式扶贫政策发展阶段(2001—2012年) 3.5.1 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5.2 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6 精准扶贫阶段(2013—2020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