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交媒体环境下助残社会组织赋能机制研究

社交媒体环境下助残社会组织赋能机制研究

  • 字数: 32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周林刚|责编:徐崇阳
  • 商品条码: 97875228207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现有残疾人8500多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征途中,残疾人社会保障体 系和服务体系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及家庭多元化、个 性化、差异化需求的两大支柱。近些年来,在中央 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逐 步得以完善。但是,因残疾人服务系的建设十分复 杂,难以推进,须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引 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条件下才能逐 步得以创建和完善。助残社会组织是残疾人及家庭 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直接供给主体。因 此,以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的需求为导向,探究助残 社会组织的赋能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同时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微信是 一个生活方式”、“微博改变一切”。微博、微信 、QQ等社交媒体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媒体形 式”,社交媒体使得整个社会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那么,在这场信息化革命中,社交媒体究竟会对 社会组织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研究以社交媒体为时代背景,以增权赋能为 概念工具,以激发权能为理论基础,以当前助残社 会组织的基本能力状况为基础,深入分析社交媒体 环境下助残社会组织的赋权机制。。本研究得出的 研究结论为:第一,助残社会组织治理的规范性和 有效性亟待提升;第二,助残社会组织社会媒体使 用率低,社交媒体运行能力非常有限;第三,助残 社会组织与政府、残联的关系整体较好,但其公共 关系模式有待优化;第四,社交媒体对残障权利倡 导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促进残障权利倡导工作; 第五,助残社会组织管理志愿者的能力普遍较弱; 第六,助残社会组织很少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组织形 象构建,其形象构建工作亟需启动;最后,“大米 和小米”的赋权案例研究显示,善用社交媒体平台 、运作模式的社会企业化是助残社会组织赋能的成 功经验。基于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研究提出了政 府、残联赋能助残社会组织的路径和策略,以及社 交媒体环境下助残社会组织自我赋能的对策和建议 。
作者简介
周林刚,江西修水人,现为深圳大学残障与公益研究院院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深圳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主要社会兼职有:广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a中国社会保障学哙理事、中山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吊心副主任。其残障研究成果荣获多项省部级政府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内容框架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概况 第二章 助残社会组织治理机制研究 第一节 社会组织治理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助残社会机构治理主体 第三节 助残社会组织治理结构 第四节 助残社会组织决策机制与财务管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助残社会组织社交媒体运用状况研究 第一节 社交媒体给助残社会组织带来的机遇 第二节 助残社会组织运用社交媒体状况分析 第三节 影响助残社会组织社交媒体运用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 助残社会组织应对疫情的社交媒体运用策略 第四章 助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助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现状 第三节 助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社交媒体环境下残障权利倡导研究 第一节 残障权利倡导范式 第二节 社交媒体对残障权利倡导的影响 第三节 社交媒体环境下残障权利倡导的反思 第六章 助残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管理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助残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管理状况 第三节 志愿者管理模型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社交媒体环境下助残社会组织形象构建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当前助残社会组织的媒介形象 第三节 助残社会组织媒介形象的定位及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社交媒体赋能助残社会组织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案例介绍 第二节 “大米和小米”赋能机制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赋能助残社会组织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助残社会组织基本运行情况调查问卷(2016年) 附录2:助残社会组织媒介形象构建专项调查问卷(2017年) 附录3:助残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管理专项调查问卷(2019年) 附录4:疫情下助残社会组织生存状况专项调查提纲(2020年) 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