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关系中的国家(第三卷)

关系中的国家(第三卷)

  • 字数: 39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徐勇|责编:黄金平
  • 商品条码: 97875228203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社会关系 叠加式变迁的角度,对中国 的国家演进和国家治理进行 长时段探讨的多卷本重量级 学术著作。第三卷的主题是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帝制 国家。本卷阐述了中国作为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 。在相近的地域上生活着多 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上形 成统一的国家政权,并与国 家形成不同的互动关系。受 地域—民族关系的支配,帝 制国家表现为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形式,并呈现出复杂 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本卷建 立起国家化、民族性与文明 进程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中 国历史进程中的国家、民族 与区域治理的表现形式、特 点和影响,力图提示其内在 的变化规律。
目录
第一章 地域—民族关系及民族与国家理论 一 地域相近的族群联结 二 民族的多样性与国家的统一性 三 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互动 四 民族的韧性与国家的力量 五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国家演化 第二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早期族群与国家 一 以血缘看待族群:共同祖先 二 以国家看待族群:族国一体 三 以文明看待族群:分别他我 四 以地域看待族群:中心边地 五 杂居、族际互动与国家演化 六 战争、族群整合与国家扩展 七 异同、族群融合与国家治理 八 一体、族群结合与国家统一 第三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强悍匈奴与汉朝 一 在北一方相邻的游牧民族 二 同源并自我整合成的匈奴 三 游牧部落社会与政治体系 四 民族间的交换与国家整合 五 强悍匈奴与汉朝的碰撞 六 资源、能力与制度的比较 七 国策的调适与优势的确立 八 战争推动多民族国家建构 第四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族群大碰撞与国家大分治 一 分崩离析的国家统一体 二 迁徙杂居中的族群问题 三 自立并存的族群政治体 四 一主双元的族群政治体 五 难以持续的族群政治体 六 区域性多民族政治整合 七 全国性多民族政治整合 八 融合均衡的政治统一体 第五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族群大联结与国家大扩展 一 大开难大合的族群联结 二 时分时合的突厥与唐朝 三 利来利往的回纥与唐朝 四 忽高忽低的吐蕃与唐朝 五 屡征屡战的高句丽与唐朝 六 至信至反的安史与唐朝 七 国家大裂解中的族群因素 八 大联结大扩展的历史遗产 第六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多民族并立与国家大互动 一 从一家独大到多家竞争 二 跨长城边缘的契丹与辽 三 跨东西边陲的党项与夏 四 跨东北中原的女真与金 五 宋与辽的二元互动均衡 六 宋与夏的二元互动对峙 七 宋、辽、金的三元互动 八 宋、金、夏与蒙古互动 九 从开疆拓土到精耕细作 第七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蒙古征服与国家大整合 一 由外向内的总体整合 二 次生组织的军事征服 三 超大规模的整体联结 四 主从多元的政治体系 五 军事行政的地域治理 六 身份等级的族群治理 七 稳定秩序的宗教整合 八 社会反抗的族群元素 九 野性力量的文明濡化 第八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民族稳固与国家体制化 一 保守主义的政治战略 二 长城体系以稳固北方 三 农牧分域以稳固草原 四 卫所体制以稳固边陲 五 行政建制以稳固族群 六 内外移民以稳固整体 七 海禁政策以稳固海域 八 朝贡体系以稳固远服 九 维稳绩效与制度成本 第九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清朝崛起与国家大一统 一 国家大一统与民族大吸附 二 次生的族群与再造的组织 三 超越族群限制的规划变革 四 宽待严防与主体民族吸附 五 划界定牧与草原民族吸附 六 政教合一与高原民族吸附 七 以军领政与西域民族吸附 八 改土归流与山地民族吸附 九 海岛国家化与海洋意识萌生 十 致力大一统与吸附性之难 第十章 地域—民族关系中的南方民族与国家的治理 一 南方民族的特性与国家 二 军事活动对族群的联结 三 行政嵌入与间接的治理 四 政治吸纳与内生的权威 五 国法到边与因俗而治 六 教化优先与文化的传承 七 开垦移民与族群的融合 八 交通贸易与族群的依赖 九 族际关系与国家的整合 十治理的梯度演进与成效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