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北大校园简史——现代校园空间的拓建

老北大校园简史——现代校园空间的拓建

  • 字数: 307
  • 出版社: 学苑
  • 作者: 鲍宁//李丰耀//李辰|责编:杨雷|总主编:唐晓峰
  • 商品条码: 97875077661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校园的出现,是 城市与教育近代化结合的 产物。 老北大(前身为京师 大学堂)自清末建校以来 ,经历了校园空间从无到 有、逐步拓建的过程:从 清末改造旧式公主府,到 民国时期增建新楼、拓展 校区,再到全面抗战爆发 前形成“三院五斋”的校园 核心格局,教学楼、图书 馆、实验室、宿舍、操场 等新式要素基本完备。抗 战胜利后,老北大的校园 建设又有所发展。直到 1952年,北大整体迁往 燕园,生长于老城中的现 代校园才最终结束它的历 史使命。 在近60年的校园空间 变迁历程中,北大师生的 校园生活、空间认知也不 断发生着改变,人与校园 的互动呈现出丰富的特征 ,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记忆 。
目录
上篇 校园空间发展过程 第一章 校园雏形——京师大学堂 第一节 校园空间的获取 第二节 新式校园的初步改造 第三节 大学堂的城外地产 第二章 格局初显——红楼与老北大 第一节 校园空间的继承与改造 第二节 校园改造与校园格局 第三节 西山新校园设计 第三章 校园拓建——30年代主校区的发展 第一节 三大建筑的建设 第二节 主校区的调整 第三节 蒋梦麟校长的未竟之志 第四章 战时及战后的校园变化 第一节 全面抗战期间校园的变化 第二节 战后校产的拓展 第三节 胡适校长任上的建设计划 尾声 下篇 校园生活与文化空间 第一章 校园记忆 第一节 校园风貌 第二节 校园生活 第三节 北大师生对校园的评价 第二章 校园周边 第一节 接收景山与蒋梦麟校长的危机 第二节 大学周边的文化空间 第三节 校园及周边胡同作为革命空间 结语 附录 老北大校友访谈 殷洪元老师访谈记录 李仰松老师访谈记录 邓可因老师访谈记录 周清澍:沙滩北大二年(节选)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