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贡献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贡献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 字数: 473
  • 出版社: 东华大学
  • 作者: 张乂凡|责编:李晔
  • 商品条码: 97875669225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 的一个重大发展问题。在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之 际,“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 新的时代背景。在推进社会 主义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农 村土地制度则是推动乡村振 兴的重要基础。本书在对中 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历 程回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 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之下的不 同土地制度进行比较、对当 代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 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对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进行探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前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二)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样性实践及其历史必然性 (一)苏联现代化模式影响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二)东欧剧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多样性现代化实践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坚持:土地公有制 (一)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的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的土地制度比较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土地公有制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的历史变化与公有制共性 (二)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土地状况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变革历程 一、中国土地问题的历史背景特殊性 (一)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情感 (二)封建社会对土地制度的创新:永佃制和押租制 (三)国民党统治时期偏向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四)近代中国土地问题的复杂状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的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探索实践的历史功绩 (一)改造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 (二)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三)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贡献 一、土地政策的延续——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二、从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向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一)土地使用权的初步集体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 (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行 (三)人民公社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 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土地制度的历史贡献 (一)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团结一切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推进了全国土改工作的快速实施 (三)以合作社为生产形式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保障了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以合作社为生产形式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五)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形成过程中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 (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丰富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形式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对“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 一、“两权分离”: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一)从集体生产到包干到户: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产生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 二、“三权分置”: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新变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