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汉字学教程

中国汉字学教程

  • 字数: 364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俞绍宏
  • 商品条码: 97875680415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汉字学”中国学者多称之为“文字学”,是我国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字学”教材主要由一些汉字学理论性著作充当,其共同的特点是学术性、专业性太强,难以激发起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因而不能十分有效地实现其职能。它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汉字的起源、发展、性质、形体和结构、规律和变化,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汉字的应用与汉字的规范化,以及汉字文化、汉字教学等诸方面内容,是从事语文教学、语文研究和语文工作必备的知识基础,又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传播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识。本教材适合中文与相关学科,以及爱好文字学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其中包括《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全十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国家语委、全国古委会项目各1项;论著获得省级成果奖5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文字、汉字、汉语(1) 一、世界上三大古老文字(1) 二、文字与汉字的关系(4) 三、汉字的历史定位(5) 四、汉字与汉语的关系(5) 第二节汉字学及其研究内容(7) 一、汉字学与文字学(7) 二、汉字学的研究内容(8) 第三节学习汉字学的意义(10) 一、有助于正确理解古代文献(10) 二、有助于研究语言学其他门类(11) 三、有助于了解古代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11) 四、有助于语文教学(11) 五、有助于汉字的规范化(11) 第二章汉字的起源(14) 第一节汉字起源的传说(14) 一、关于汉字的创制者(14) 二、与汉字起源相关的原始记事方法(16) 第二节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发现(20) 一、贾湖龟甲刻符(20) 二、安徽双墩刻符(22) 三、仰韶、崧泽、良渚、龙山、马家窑等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符(24) 四、大汶口刻符(27) 第三节汉字的来源(27) 一、图画(28) 二、原始刻符(31) 三、结论(31) 第三章汉字的性质(34) 第一节有关汉字性质的既有观点(34) 一、文字的性质(34) 二、有关汉字性质的既有观点(35) 第二节汉字的性质(39) 一、对诸说的评说(39) 二、汉字形体的优越性(42) 第四章汉字字体的发展与演变(46) 第一节古文字阶段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47) 一、考察古文字阶段汉字字体演变所依据的材料(47) 二、古文字阶段汉字的字体演变(63) 第二节隶楷阶段汉字字体的演变(68) 一、考察这一阶段汉字字体演变的材料(68) 二、隶楷阶段汉字字体的演变(78) 第五章汉字的结构(81) 第一节传统的汉字结构理论(81) 一、六书说的形成(81) 二、六书说的内容(82) 三、六书说的层次(91) 第二节现代的汉字结构理论(93) 一、“三书”说(93) 二、新六书说(97) 三、关于汉字构造理论的其他说法(99) 第三节汉字的构形研究(102) 一、刘钊的古文字构形研究(102) 二、黄德宽的汉字构形理论(107) 三、王宁的汉字构形研究(112) 第六章汉字复杂的形、音、义关系(117) 第一节同形字、同音字、同义字、多音字(117) 一、同形字(117) 二、同音字(120) 三、同义字(121) 四、多音字(121) 第二节异体字、古今字、繁简字、正体字、俗字(122) 一、异体字(122) 二、古今字(125) 三、繁简字(126) 四、正体字、俗字(129) 第三节文字的孳乳、分化、合并(130) 一、文字的孳乳(130) 二、文字的分化(133) 三、文字的合并(136) 第四节文字借用的几种方式(137) 一、同义换读(137) 二、假借(138) 第七章汉字形体蕴含的文化信息(144) 第一节汉字与文化的关系(144) 一、文化概说(144) 二、汉字与文化的关系(147) 第二节汉字文化学(152) 一、汉字文化的内涵(152) 二、汉字文化与汉语文化(152) 三、汉字文化学(153) 第三节汉字形体蕴含的文化信息(154) 一、从汉字形体看华夏民族的形成(155) 二、从汉字形体看古代的婚俗(158) 三、从汉字形体看古代建筑居住文化(159) 四、从汉字形体看古代狩猎文化(160) 五、从汉字形体看古代农业文化(161) 第四节讲汉字文化切忌臆说(162) 第八章汉字字典与汉字规范(168) 第一节汉字字典(168) 一、字典概述(168) 二、一些字典的简介(169) 第二节汉字规范化(178) 一、历史上的正字与正字法(178)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汉字整理与规范工作(179) 第九章汉字教学(194) 第一节历史上的汉字教学(194) 一、商代已经有了汉字教学(194) 二、周代以后的汉字教学(195) 第二节20世纪以来的汉字教学(198) 一、民国时期的汉字教学(198)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教学(20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