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法天下学术文库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法天下学术文库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
  • 作者: 王海桥//杨洁//李婧//李坤
  • 商品条码: 97875764101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B市S区未成年 人刑事司法审判30年的典型 案例,在审判实践的基础上 ,从刑事政策层面、刑事规 范层面探讨我国未成年人刑 事司法的理论和实践现状, 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或 地区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 度,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 事裁判机制提供借鉴。本书 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我国未成年人刑事 司法实践样本考察;第二章 基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实践探索的理论分析;第三 章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 比较分析;第四章我国未成 年人刑事裁判机制的完善路 径。
作者简介
王海桥,男,1981年1月出生,安徽金寨人。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硕士学位,201O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刑法学方向)出站,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刑法学硕士点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基础理论(刑法解释学)、经济刑法。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O余项,独著《刑法解释的基本原理——理念、方法及其运作规则》(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合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和《刑法学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编著人大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配套用书《刑法教学法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先后在《刑法论丛》、《法学杂志》、《法学论坛》、《中国刑事法杂志》、《江淮论坛》、《福建论坛》等核心期刊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获第53批中国博士后一等基金资助(2015),入选“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3—2015)”和“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4—2016)”项目资助,《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司法化改革探究》一文获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政法研究所“第二届执法公信力论坛”主题征文全国二等奖(2015年),《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与刑事司法的良性互动》一文获中国法学会“第八届青年法学论坛”主题征文全国优秀奖(2013年)。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样本考察 第一节 B市S区30年未成年刑事司法实践概述 第二节 B市S区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样本分析 第三节 B市S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机制的探索与形成 第二章 基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探索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得失 第二节 自刑事政策层面的展开分析 第三节 自刑事规范层面的展开分析 第四节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罪名适用 第三章 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欧洲典型国家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节 美日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 第三节 借鉴视角下的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比较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刑事裁判机制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未成年刑事审判工作 第二节 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裁判机制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B市S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关于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 附件二 B市S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法官寄语”三个“三”工作机制 附件三 B市S区人民法院未成年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机制 附件四 B市S区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附件五 B市S区人民法院,共青团S区委员会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实施意见(试行) 附件六 S区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S区公安分局S区人民检察院、S区人民法院、S区司法局共青团、S区委员会关于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推行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 附件七 S区人民法院与S区教委通报会机制十年大事记 附件八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建议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