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国际法机制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国际法机制

  • 字数: 44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
  • 作者: 林灿铃
  • 商品条码: 97875764100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帕劳提案”——各国是否 有法律责任确保其领土上的 任何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不 会危害其他国家——提出了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 任”问题,自2012以来成了 每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 博弈焦点,成了应对气候变 化国际环境立法的一个热点 和难点。本项目成果以“气 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之特 点及其法律属性为切入点, 采取定性、实证、比较、提 炼以及归纳和演绎、分析与 综合等研究方法,在通过探 索现行国际立法趋势以及相 关国家实践,在借鉴已有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重视案例 分析和理论探源,围绕最具 代表性与重要性的国际条约 的内容,回归条约本身,深 入解读条款,将论证引入纵 深服务于现实,理论联系实 际,揭示问题实质的同时提 出对策和建设性意见,探求 解决“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 害责任”问题的进路,就构 建“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 责任的国际法机制”——救 助机制、资金机制、技术支 持机制、信息公开机制、防 灾减灾机制、磋商机制以及 中国的立场与贡献等进行严 密论证,为解决“气候变化 所致损失损害责任”问题、 构建“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 害责任之国际法机制”提供 了理论依据和解决路径,并 为促进国际环境立法、完善 国家实践提出了独立见解, 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立法之 外交谈判提供理论依据和智 库支撑。
作者简介
林灿铃,男,福建周宁灵凤山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会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职,专著《国际环境法》(修订版)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奖),主要著作有《国际法上的跨界损害之国家责任》《国际环境法》《环境伦理学》《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荆斋论法——全球法治之我见》《跨界损害的归责与赔偿研究》等,在国内外发表《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调整》《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国际犯罪》《工业事故跨界影响的国际法分析》《侨民保护之国际法理论的发展》《论国际环境法的性质》《国际环境法之立法理念》等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及其责任属性 第一节 气候变化——人类共同课题 一、气候变化及其所致损失损害 二、“帕劳提案” 三、“华沙机制” 第二节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特征与国际法新课题 一、“帕劳提案”的解读与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特征 二、国家责任理论的发展及其新挑战 第三节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法律属性 一、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的特殊性 二、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的责任实质 三、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的责任形式 四、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五、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的意义 第二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救助市几制 第一节 国家环境义务 一、国家环境义务的界定 二、国家环境义务的类型 第二节 救助对象与救助方式 一、救助对象 二、救助方式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小岛屿国家的自我救助 一、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二、应对气候变化小岛屿国家的行动 三、小岛屿国家的困境与出路 第四节 气候诉讼 一、气候诉讼的界定 二、气候诉讼主体 三、气候诉讼内容 四、气候诉讼程序 第五节 救助机制的不足与完善 一、救助机制的不足 二、救助机制的完善 第三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资金机制 第一节 资金机制的出台及其原则 一、资金机制的出台 二、资金机制的原则 三、应对气候变化主要资金及其特点 第二节 资金机制的作用 一、有效调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资源 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增强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落实的有效性 四、落实责任的有效途径 五、促进气候技术的转让 第三节 资金机制的运行 一、资金机制的运行主体 二、国际气候资金项目实施的重点领域 三、国际气候资金项目的运行标准 四、国际气候资金项目的运行程序 五、国际气候资金项目监管 第四节 资金机制的问题及其完善 一、资金机制的现存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二、资金机制的完善 三、资金机制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技甫支持iIi凡制 第一节 气候技术与技术支持机制 一、气候技术的界定与类型 二、技术支持机制的作用 第二节 技术支持机制的架构 一、技术转让专家组和技术执行委员会 二、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 三、技术框架 四、技术支持资金 第三节 技术支持机制的运行 一、技术转让 二、减排项目合作 三、能力建设 四、其他方式 第四节 技术支持机制的障碍与对策 一、技术支持机制的障碍 二、技术支持机制的对策 第五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信息公开ili几制 第一节 气候变化信息公开机制的作用与要求 一、应对气候变化法信息公开的界定 二、气候变化信息公开机制的作用 三、气候变化信息公开机制的要求 第二节 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内容与范围 一、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内容 二、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范围 第三节 气候变化信息公开的途径与方式 一、信息公开的途径 二、信息公开的方式 第四节 气候变化信息公开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一、信息公开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信息公开机制的完善 第六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8方灾减灾jli几制 第一节 气候灾害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自然灾害的界定 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主导21世纪灾害格局 第二节 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机制框架 一、现行框架形成之历史进程 二、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预警与防御 三、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国际协作 第三节 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内涵 二、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意义 三、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不足 第四节 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机制的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机制的路径选择及举措 第七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之磋商机制 第一节 磋商机制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磋商机制的产生 二、磋商机制的性质 三、磋商机制的原则与特征 第二节 磋商机制的主体与程序 一、磋商机制的主体 二、磋商机制的程序 第三节 磋商机制的职能 一、磋商机制的外部边界 二、磋商机制的内在职能 第四节 磋商机制的完善 一、磋商机制的法律价值 二、磋商机制的发展构想 三、从分散走向统一的磋商机制 第八章 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的中国立场与贡献 第一节 大变局中的中国气候外交 一、气候变化国际新情势 二、“地球家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