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40年代现代主义与左翼的对立与对流

1940年代现代主义与左翼的对立与对流

  • 字数: 311
  • 出版社: 河南大学
  • 作者: 司真真|责编:李亚涛
  • 商品条码: 97875649532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 本书共计六章。第一章梳理 “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 近百年的流变。第二章在大 量史料的基础上从批评领域 讨论现代主义与左翼之间的 对立,力图展现1940年代 现代主义与左翼对立的实质 和中前期与后期对立的转变 及原因,并从初犊的文章入 手,厘清了七月派诗人与九 叶诗人之间的一场“误战”。 第三章从译介视域讨论左翼 知识分子和现代主义诗人对 英美等现代主义诗人奥登、 艾略特、里尔克和马雅可夫 斯基的不同态度和评价。第 四章以路易士、冯至、袁可 嘉、穆旦为个案,从创作视 域探讨了现代主义与左翼之 间的对立关系。第五章以《 诗创造》群体四人陈敬容、 唐祈、唐浞、杭约赫和袁水 拍为例讨论由左翼转向现代 主义的对流关系。第六章以 鸥外鸥、辛笛、俞铭传为个 案探讨由现代主义转向左翼 的对流关系。附录中所收汪 铭竹和罗寄一的两篇文字, 属同时期所作旧文,和本书 议题相一致,可作适当的补 充和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现代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一个流派风格的概念 第二节 一个被批判的概念 第三节 一个复杂的概念:时期、风格、运动和精神 第二章 批评视域中现代主义与左翼的对立 第一节 个人主义感伤抒情与晦涩的诗学对立 第二节 政治批评与反批评 第三节 对立中的一场“误战”——从初犊、叶北岑和《泥土》说起 第三章 译介视域中现代主义与左翼的对立 第一节 晦涩、传统、宗教和影响:艾略特译介中的对立 第二节 晦涩、政治、进退步和“误译”:奥登译介中的对立 第三节 晦涩、颓废和克制:里尔克译介中的对立 第四节 未来主义、自杀和革命:马雅可夫斯基译介中的对立 小结 译介的对立与评判的标准 第四章 创作视域中现代主义与左翼的对立 第一节 路易士:一个“非协和之音” 第二节 冯至:集体的“幻像”和个体的承担 第三节 穆旦、袁可嘉:感伤、工具的批评与革命、集体的嘲讽 第五章 由左翼至现代主义的对流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左翼的对流概述 第二节 《诗创造》四人核心:九叶诗人的聚合与创作转变 第三节 袁水拍:时政批判与人的异化、轻松的风格 第六章 由现代主义至左翼的对流 第一节 鸥外鸥:未来主义的影响与时政批评 第二节 俞铭传:由“潘彼得的梦”走向集体的行动 第三节 辛笛:由时间反思、意识流至集体、行动的肯定 结论现代主义与左翼对立与对流的特点、困境与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汪铭竹:从个体生命的追寻到呐喊与承担 附录二 罗寄一:在群体与个体的夹缝中求生存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