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年司法核心原则的研究与实践

少年司法核心原则的研究与实践

  • 字数: 163
  • 出版社: 西南财大
  • 作者: 王亮|责编:王利
  • 商品条码: 97875504579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五章。第一章围 绕国家亲权与最有利于少年 司法原则的耦合性关联展开 ,以少年检察为重点,讨论 了其在少年司法中的角色定 位与理念等问题。同时分别 从实体法和程序法角度,研 究了刑法总论中刑事责任年 龄、刑法分论中部分罪名的 认定等细索问题。第二章分 别从社会现象的评述、热点 事件的关注和热播影视剧的 启发三个维度出发,尝试用 “窥看其中“儿童保护”之景 观。第三章分别从校园犯罪 预防、公共法治传播和大众 法治宣传三个层面,介绍了 检察官在实际工作中追寻和 坚守“少年司法原则”,通过 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 治进校园”活动,录制法治 节目等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 教育工作的相关情况。第四 章则分别从典型活动、典型 案例和典型事例的角度,展 现了“少年司法原则”在犯罪 预防、具体案件办理运用。 本书还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故 事和人物报道作为附章,表 明坚守“少年司法原则”的情 怀和初心。
目录
1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理论研究 1.1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国家亲权” 1.1.1 “国家的孩子”——以“儿童最大利益”和“国家亲权”原则为视角 1.1.2 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论辩 1.1.3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是最高准则 1.2 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检察 1.2.1 少年司法的容错思维 1.2.2 检察机关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1.2.3 未成年人检察事业需要愚公精神 1.3 刑事实体法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1.3.1 应准确适用“从业禁止”期限 1.3.2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边界 1.3.3 未成年人携带凶器抢夺如何定性 1.3.4 如何认定猥亵儿童罪中的“公共场所当众” 1.3.5 处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不成立转化型抢劫罪 1.4 刑事程序法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1.4.1 讯问询问未成年人不宜受参与人顺位限制 1.4.2 被不起诉后相关记录应排除查询 1.5 特殊领域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适用 1.5.1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处遇与应对 1.5.2 “一号检察建议”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1.5.3 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应注重被害人心理保护 1.5.4 “虐童”案的办理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2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视角透析 2.1 社会现象评述 2.1.1 儿童不应被忽视 2.1.2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2.1.3 校园欺凌不是玩笑 2.2 热点事件关注 2.2.1 应建立独立的儿童伤害评价标准 2.2.2 未成年人自伤自残行为的治理 2.2.3 未成年人不是工具 2.3 影视剧的启发 2.3.1 《人民的名义》与“国家的名义” 2.3.2 《摔跤吧!爸爸》与“摔跤吧!孩子” 2.3.3 《哪吒之魔童降世》与“留守儿童” 3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犯罪预防 3.1 校园犯罪预防 3.1.1 突发公共事件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之贯彻/9l 3.1.2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活动应当有趣味性 3.1.3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活动应当深入群众 3.1.4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活动应当有参与性 3.1.5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应当形式多样 3.1.6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课应当具有互动性 3.1.7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课应该拓宽覆盖面 3.2 公共法治传播 3.2.1 用“战狼”精神守护明天 3.2.2 用强制亲职教育守护明天 3.3 大众法治宣传 3.3.1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事关国家安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